各种家畜家禽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病严重地危害着家畜和人类的健康,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寄生虫因种类繁多、分布广、各地自然条件等不同,因而防治寄生虫病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防治家畜寄生虫病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了鸭寄生病都有哪些,以及鸭寄生病的预防方法,希望大家恩能够学到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鸭寄生病都有哪些?

  鸭的寄生虫病中以绦虫[绦虫,拼音(tāochóng)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21.9456米)。]、吸虫和球虫居多,其中以绦虫对鸭的危害大。这些寄生虫多以生长在河流、沼泽、水沟和稻田中的鱼类、螺类及水生昆虫等作为中间寄主,而围栏养鸭中鸭常以鱼、螺和昆虫为食,因而极易发生这种病。

  1、绦虫。绦虫有多种,如矛形剑带绦虫、膜壳绦虫、片形皱缘缘虫和假头绦虫等,长度从几厘米到50厘米,用头节带有小钩的吸盘吸钩在肠壁黏膜上,吸取营养,致使鸭营养**,发育受阻。有的引起腹泻、食欲减退而消瘦。粪便淡绿色,有绦虫节片。绦虫对2月龄鸭危害大。绦虫节片随粪排出体外,有的落人水中,被剑水蚤等中间寄主吞食,发育成似囊尾蚴[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拼音nangweiyou)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幼虫的一种类型。],当鸭吃了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寄主,在肠内形成绦虫,危害鸭体健康。

鸭寄生病都有哪些,鸭寄生病的预防方法

  2、吸虫。鸭的吸虫病[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Trematoda)所属单殖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内﹑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主要有棘口吸虫病和后睾吸虫病两种。前者因鸭吞食了有囊尾呦寄生的第二中间寄主后,囊尾蚴进人鸭体发育为成虫,寄生于鸭体的肠道而引起的疾病。病鸭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生长停滞,幼鸭发病较为严重。后者是由后睾吸虫科的吸虫寄生在鸭的胆管和胆囊中引起的疾病,对鸭危害较重。主要症状为少食,消瘦,贫血,精神沉郁,不愿行走,后衰竭死亡。剖检时可见病鸭肝脏肿大,胆囊壁增厚,胆汁浓稠而少。

  3、球虫。鸭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是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国外报道死亡率可达80%~。病初拉稀便,随后排血便,多数于第4天或第5天死亡,第6天以后,耐过的病鸭逐渐恢复食欲,死亡虽已停止,但发育受阻,增重缓慢。慢陆球虫病病鸭症状不明显,偶尔见有拉稀便,往往成为球虫的携带者和传染源。

鸭寄生病的预防方法

  1、驱虫[驱虫 ,治法之一。]

  驱虫要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选择佳驱虫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可行的驱虫。在组织大规模驱虫工作时,应先作小群试验,在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毒死亡。所选用药物应考虑使用:广谱(好一种驱虫药[驱虫药,凡能将肠道寄生虫能**或驱出体外的药物,称为驱虫药。]可以驱除多种寄生虫如对吸虫、绦虫、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均可驱除的)、(经1~2次用药就能彻底驱除畜禽[畜禽指可供发展畜牧业的牲畜,家禽等,是人类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体内的寄生虫)、低毒(对畜禽有较小副作用,药物在畜禽体内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不污染环境的)、价廉、使用方便(在大群驱虫时方便的驱虫方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应注意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在同一地区,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应经常更换驱虫药的种类,或联合用药。驱虫可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

  1.1、治疗性驱虫旨在消灭已确诊的畜禽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解除危害,使得患畜早日康复,而且消灭了病原,对健康畜禽也起到预防作用。如果同时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好。

  1.2、预防性驱虫多数畜禽寄生虫病都是呈慢性过程,常被人们忽视,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10%以上。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或引起严重损失之前,及时组织定期驱虫。驱虫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1.2.1、使用驱虫、杀虫药物要求剂量准确。

  1.2.2、驱虫后对畜禽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必要时采用对症治疗,并及时解救出现毒副作用的畜禽。

  1.2.3、先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安全性后,再进行全群驱虫。

  2、粪便无害化处理

  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卵囊是随着畜禽粪便排出体外,经一定时间的发育再次侵袭动物。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避免病原扩散,对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非常重要。在寄生虫病流行区,应将畜禽粪便,尤其是驱虫后的粪便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情况和习惯,结合农田积肥进行堆积发酵,生物热可使温度上升到60~70℃,经2~3周就可**粪便中的虫卵;幼虫、卵囊,经处理的粪便一般3个月后即可作为农家肥用。

  3、消灭中间寄主及切断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

  消灭中间宿主(如螺蛳之类)或对其进行驱虫(如犬,猫)以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传播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许多畜禽寄生虫(如吸虫、绦虫、棘头虫和部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有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参与。用化学药品或生物学方法(培养中间宿主的天敌如养鸭、养鱼等)可以消灭中间宿主和切断传播媒介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4、加强饲养管理与搞好环境卫生

  在饲养畜禽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并适当在饲料中增加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添加青绿饲料等,以提高畜禽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此外还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保护畜禽不接触病原。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幼龄畜禽,在有条件时好能将成年和幼龄家畜禽分开饲养,以减少幼畜禽的感染机会。另外,还要对外地引进的畜禽要进行隔离检疫,确定无病时再合群,以避免当地本来没有的寄生虫病流行。

  以上就是“鸭寄生病都有哪些,鸭寄生病的预防方法”的全部内容啦,大家要想真解决鸭的寄生虫病的问题,就必须掌握寄生虫的发育规律和流行规律,采取必要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