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虫病[ ...]是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盲肠cecum: 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和肝脏,可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本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很弱,在外界很快死亡。但如鸡体内有异刺线虫寄生时,病原沐可被异刺线虫食入体内,后转入其卵内,随鸡的粪便排出体外。几乎所有的异刺线虫卵内都带有这种原虫,在外界,由于火鸡组织虫有异刺线虫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地生存,本病主要靠此种方式传播发病。

鸡组织虫病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一、鸡组织虫病诊断要点

鸡组织虫病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图)

  1、流行特点:雏鸡易感性强,主要感染4~6周龄的雏鸡,而成年鸡多为隐**染,能够传播和携带病原。

  本病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卫生管理条件差:鸡舍过于拥挤,通风**、光线不足、饲料质量差、维生素缺乏等因素,都可诱发本病的流行。

  2、症状:本病潜伏期为7~12天,病鸡除表现出一般症状外,还有下痢,粪便淡**或淡绿色,有时带血。病鸡头部皮肤变暗蓝紫色。故称黑头病。

  3、病变: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剖检见一侧或两测盲肠肿胀、肠壁肥厚,内有干酪状的盲肠肠芯,间或盲肠穿孔。肝脏出现黄绿色圆形坏死灶,直径可达1厘米。在肝表面者,明显易见,可单独存在,亦可相互融合成片状。坏死灶中心凹陷,呈淡绿色。

  根据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特别是肝脏具有较大的特证**变,再结合观察盲肠病变就可确诊。

  二、鸡组织虫病鉴别诊断

  鸡黑头病与急性盲肠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二者的鉴别诊断见鸡球虫病的鉴别诊断中的鸡黑头病。

  三、鸡组织虫病防治

  1、预防[预防是指预先做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观预期轨道或客观普遍规律的应对措施,汉语拼音为yù fáng,注音为ㄧㄩˋ ㄈㄤˊ。]:由于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鸡异刺线虫卵进行,所以定期驱除鸡体内的异刺线虫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鸡舍的干燥、清洁、通风和光照良好。鸡群不能过于拥挤,饲料的营养要平衡。在同一个饲养场,不能既养火鸡,又养其他鸡,其他鸡和火鸡必须分场饲养。

  2、治疗:用于防治本病的药物有三种:砷制剂、硝基咪唑类和硝基吠喃类。砷制剂对本病有预防作用,但治疗作用不强。硝基咪唑类对本病有很强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呋喃唑酮的治疗作用也很好。

  (1)灭滴灵(甲硝哒唑):预防按0.02%混入饲料投服,每天3次,3天为1疗程,停药3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用5个疗程。治疗按0.05%混饲,首量加倍,连喂5~7天。对少食或拒食病鸡可灌服悬浮液(1.25%),每只1毫升,每天3次。

  (2)痢特灵(吠喃唑酮):治疗按0.04%混饲。连续饲喂7~10天。

  (3)卡巴砷(对-脲基苯砷酸):按0.025%~0.037%混料用于预防。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