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12是含有金属元素钻的维生素,所以又称为钴维生素。它是动物体内代谢的必需营养物质,缺乏后则引起营养代谢紊乱、贫血等病症。维生素B12参加机体内许多代谢过程,当其缺乏时,可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则使家禽发育缓慢、贫血、成鸡产蛋量下降等病状。那么,鸡维生素B12缺乏症怎么治呢?以下具体介绍。
鸡维生素B12缺乏症怎么治
临床症状
病雏鸡生长缓慢,食欲降低,贫血。在生长中的小鸡和成年鸡维生素B12缺乏时,未见到有特征性症状的报道。若同时饲料中缺少作为甲基来源的胆碱、蛋氨酸[甲硫氨酸是构**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蛋白质合成。]则可能出现骨短粗病。这时增加维生素B12可预防骨短粗病,由于维生素B12对甲基的合成能起作用。有人证明了患维生素B12缺乏病的小母鸡,当处于低胆碱和低蛋氨酸水平时,其输卵管对乙烯雌酚处理的反应低,明显地低于喂了维生素B12的小母鸡。有的学者报道,维生素B12缺乏症血液中非蛋白氮[非蛋白氮是指尿素、磷酸铵等一类非蛋白态含氮化合物的总称。]的含量增高,如喂了富含维生素B12的肝精后,则其可降低到正常。
成年母鸡维生素B12缺乏症时,其鸡蛋内维生素B12则不足,于是蛋被孵化到第16~18天时就出现了胚胎死亡率的高峰。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
特征性的病变是鸡胚生长缓慢,鸡胚体型缩小,皮肤呈弥漫性水肿,肌肉萎缩,心脏扩大并形态异常,甲状腺肿大,肝脏脂肪变性,卵黄囊、心脏和肺脏等胚胎内脏均有广泛出血。有的还呈现骨短粗病等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
1.在种鸡日粮中每吨加入4mg维生素B12,可使其蛋能保持高的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并使孵出的雏鸡体内贮备足够的维生素B12,以使出壳后数周内有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的能力。有的学者已证明,给每只母鸡肌注2?g维生素B12,可使维生素B12缺乏的母鸡所产的蛋,其孵化率在1周之内约从15%提高到80%。有人曾试验,将结晶维生素B12注入缺乏维生素B12的母鸡鸡蛋内,孵化率及初雏的生长率[亦称生产速度(德Wachstumsgeschwindig- keit)。]均有所提高。
2.对雏鸡、生长鸡群,在饲料中增补鱼粉、肉屑、肝粉和酵母等,因为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B12,仅由异营微生物合成。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为禽猪维生素B12的重要来源。如每公斤鱼粉约含100~200?g;干燥的瘤胃内容物中每公斤约含130~160?g;鸡舍的垫草也含有较多量的维生素B12。同时喂给氯化钴,可增加合成维生索B12的原料。
影响家禽对维生素B12需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品种、年龄、维生素B12在消化道内合成的强度、吸收率以及同其他维生素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要多加留心。以上就是鸡维生素B12缺乏症怎么治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