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雏鹅较大的疾病,它同样也会感染成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已经感染该病的患鹅,应及时进行对症下药,尽快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的选择及使用,避免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的产生。
鹅副伤寒是怎么引起的?
鹅的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病菌多数存在于土壤,粪便,饮水,饲料及蛋壳表面。在室温条件下或自然环境中,可存活3个月至1年,感染后仍可引起发病。
鹅副伤寒用什么药治疗?
患病的鹅应与0.5%磺胺类药物混合喂养。或者在浓度为0.05%至0.19%的饮用水中加入环丙沙星[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几乎对所有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诺氟沙星及依诺沙星强2~4倍,对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或诺氟沙星[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加入水中,然后让鹅饮用。如果你想要有效,你可以使用2.5毫克细胞内注射链霉素一个星期左右,这显然更好。
目前市售的很多新药如氟哌酸[氟哌酸,即诺氟沙星,化学名称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呱嗪基)-3-喹啉羧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以及很多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杆菌的中药制剂对本病都有很好的治效果。
在治疗本病时应注意,沙门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所以投服药时应交替使用,并及时更换。还应注意的是,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减少死亡损失,但是鹅群有可能会长期带菌,若是将已发病的鹅群作为种用,要考虑其隐**染的为害(很有可能会经种蛋传染给雏鹅)。
也可在雏鹅饲料中按0.08%~0.19%的浓度添加土霉素,连喂5~7d;用环丙沙星或氟哌酸按0.05%~0.19%的浓度添加于饮水中,连用7~10d。也可用大蒜洗净捣烂,制成20%大蒜汁内服,既可预防,又可治疗。
冬季养鹅注意事项:
1、温度、湿度、密度
小雏鹅刚出壳以后,体质很弱。冬天温度低,要是鹅舍的温度不当,小雏鹅会被冻死。适合小雏鹅生长的温度是30度左右,随着小雏鹅慢慢长大,温度可以适当降低。湿度也要有所控制,湿度太低,不利于[不利于,读音bu lì yú,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对某人、某事或社会没有益处。]小雏鹅的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疾病。湿度中国梦好能控制在60%左右。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2、光照
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所以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光照能够提高鹅体表的温度,能够提高鹅的抵抗力,能够让鹅快速成长快速育肥。
3、分群饲养
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公鹅和母鹅在产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