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是活的生产机器,通过饲喂饲料生产鸡蛋、鸡肉产品,要保证鸡群健康、高产、稳产,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良种是根本:优质纯系鸡苗,好来自于有信誉度,技术服务含量高,鸡群体况良好,没有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2 饲料是基础:饲料要选择那些信誉度高,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完善,质量稳定的规范化饲料场生产的营养全面的饲料。根据鸡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选取不同产品,满足鸡群的营养需求,保证优良品种生产性能的发挥。
养鸡成功的必要条件
3 环境是条件: 请技术专家给予指导,鸡场选址及鸡舍建筑应科学合理,控制鸡舍内的小气候环境,满足鸡群对鸡舍、设备的要求,满足鸡生物学特性的要求。
4 防疫是保障: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疫是养鸡的生命线,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坚持严格的消毒免疫制度,定期消毒,及时投放预防用药,处理好死鸡、污物、粪便,减少疾病和应激。
雏鸡均匀有效抗体的获得,是目前养殖环境中重要容易被忽视,不容易做到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4.1免疫程序是基础:一个成熟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参照种鸡场提供的免疫程序,与当地疾病流行特点相结合,制定适合自己鸡场的免疫程序,并认真落实。
4.2 **选择是关键:选择正规厂家的有SPF鸡生产的**,同时注意**保存期和运输条件。
4.3 免疫操作是重点:必须保证免疫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统一规范员工的免疫操作标准。
滴鼻、点眼免疫: 常用于雏鸡早期免疫,不仅效果好,还能通过粘膜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指该电源所支持的硬件类型,在这里主要是指所支持的CPU类型。]:
1)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Ⅱ、Ⅲ、Ⅳ系
2)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3)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接种
饮水免疫:将**溶解到水中供鸡群饮用。适用范围:
1)传染性法氏囊炎
2)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H52
3)新城疫Ⅱ、Ⅳ系等**的免疫接种
刺种免疫:是用特制免疫针蘸取**,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垂直刺种。
适用范围:适用于鸡痘,脑脊髓炎**的免疫接种。
注射免疫: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两种方法。
皮下注射:将**注入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组织,**被机体缓慢吸收,此方法对鸡体损伤小,产生抗体时间长,是常用的方法。有颈部、**、腿部皮下注射三种方法。
肌肉注射:**被机体迅速吸收,适于用于**性小,容易吸收的**接种。有腿部和**肌肉注射两种方法,与皮下注射相比较,抗体上升快,但抗体维持时间短,并且对组织有损伤。
适用范围:各种灭活**的免疫
气雾免疫:用气雾发生器使**形成雾化粒子,均匀悬浮在空气中,随鸡的呼吸进入鼻腔、气管、肺脏,从而诱发强烈的免疫应答。
适用范围: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接种。
4.4 抗体检测是保障:鸡群免疫后及时监测抗体上升情况,确定免疫效果,做为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预防鸡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炎等常见传染性疾病,需确定抗体水平来确定免疫时间。
4.5 即使做到免疫率,剂量 准确率,操作到位率 ,其保护率也不是的。搞好
鸡舍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鸡舍内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含量,是确保鸡群健康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5 管理是核心:
雏鸡出壳后免疫**发育不成熟,免疫应答比较缓慢,虽然有母源抗体的保护,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母源抗体逐渐衰减,到3-4周的时候,母源抗体基本消失,而此时鸡体通过免疫产生的抗体,还不能达到保护值,也是危险期,即免疫空白期。即使采用了合理的免疫程序,执行精细的免疫操作,也很难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 如果这段时间鸡群感染疾病,将对鸡群产生**后果。
5.1 做好隔离饲养
1)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
2) 生产区与生活区、雏鸡舍与成鸡舍严格分开。
3) 谢绝一切与生产无关的车辆、物品、人员进入鸡场。
4) 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喷雾消毒设备、**室和淋浴室,进场人员要洗澡、**、换鞋。
5) 鸡舍门口放置消毒池或消毒盆,进舍时对鞋进行消毒。
6) 禁止本场职工家中饲养各种禽类。
7) 对病死鸡和污物、粪便等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8) 防止鸟类进入鸡舍,定期杀虫、灭鼠。
5.2 强化空舍消毒:首先使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即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场或一栋舍全部装满,饲养过程完成后,将所有鸡只转出或淘汰,全场和整栋舍彻底清洗消毒后再进新鸡,空舍消毒是隔断前后两批鸡之间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1) 能够移走的器具、设备应移至舍外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存放在干净的场所。
2) 清除舍内所有的粪便,旧垫料及饲料杂物等。
3) 用高压水*清洗舍内所有部位。
4) 金属笼具、地面等可用火焰消毒。
5) 使用长效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对鸡舍消毒。
6) 空舍期不准任何人员、车辆、物品进入,雏鸡舍至少空舍14天,成鸡舍至少要空舍7天。
7) 进鸡前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禁闭门窗至少48小时,要求温度25℃,湿度70%左右。
5.3 环境卫生与带鸡消毒:包括生产区外和鸡舍内环境。实践证明,环境卫生好的鸡场鸡群比较健康,很少发病,一旦发病也很容易控制。环境卫生差的鸡场,病原微生物附着在粉尘上,各种消毒措施难以将其有效杀灭,造成疾病频繁发生,难以控制。通过带鸡消毒可以将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在低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1) 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质、特点,正确使用。
2) 消毒药要交替使用,不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如季胺盐类,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能力,但对**的杀灭力较差,另一类消毒剂,如碘类,杀**能力强,只有两者交替使用,才能取长补短,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
3) 雏鸡舍每天消毒两次,成鸡舍每天消毒一次,要保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5.4 落实微生物检测工作: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反馈环境状况,可以避免防疫漏洞,从而指导消毒工作,
饲料和水是养鸡的物质基础, 注意饲料安全和饮水卫生,控制好饲料和饮水中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发霉变质污染严重的饲料,坚决不能饲喂鸡群,防止饲料在运输或加工过程中被病原污染。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好采用*头式饮水器。
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保证养鸡的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生产效益=(良种+饲料+环境+卫生防疫)×管理。管理=帮助+培训,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体制是永恒的主题,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