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苗黑头病又称盲肠肝炎或组织滴虫病[滴虫病确实已被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这就是说本病可以经过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多发生在春末初秋的暖热季节,鸡、火鸡、鹧鸪和雏鸡均可感染。本病是由组织滴虫钻入盲肠壁繁殖寄生于肝脏所引起,以2~8周龄小鸡受害较为严重。下面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火鸡苗黑头病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防治措施:

火鸡苗黑头病临床症状

初期病鸡表现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怕冷挤堆,消瘦,贫血;下痢,粪便淡**或草绿色,有时还带有血液,严重时排出大量的鲜血。有些病鸡头部皮肤淤血,呈蓝紫色,所以有“黑头病”之称。

鸡苗黑头病症状,火鸡苗黑头病防治措施

火鸡苗黑头病病理特征

组织滴虫病的主要病变在盲肠和肝脏。盲肠壁变厚和充血,从黏膜渗出的浆液性和出血性渗出物充满盲肠腔,使肠壁扩张,渗出物发生干酪样化,形成由脱落上皮、纤维素以及盲肠内容物共同组成的干酪样肠芯,似香肠样,略带红色,以后会出现一层层渗出物浓缩成一种分层的淡**物体,中心为黑色的凝固血块,盲肠壁的溃疡可导致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肝脏肿大,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下陷的坏死灶,中心为淡**或黄绿色,外周边缘为隆起的灰色,成年火鸡肝脏坏死后可融合成片状,康复鸡肝脏、盲肠壁形成癖痕样组织。病程一般为1~3周,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可达30%以上,及时治疗的死亡率不高,但病后数周生长缓慢。

火鸡苗黑头病防治措施

(1)抗蠕敏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性[一次性是汉语词汇,拼音 yīcìxìng,解释为只有一次,不重复的。]拌料饲喂,并在饲料中按0.04%的比例加入痢特灵,连用1周。

(2)单独使用痢特灵。在饲料中添加0.04%,即每千克饲料中加4片(每片0. 1克),连用5一7天。或按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混于饲料中内服,连用3天,停药3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3)在饲料中添加0.05% -0.1%的2一氨基一5一硝基喹唑,每天1次,连用14天,有很好的疗效。

(4)用4一硝基苯砷酸按每千克体重400-700毫克拌料。

(5)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按每千克体重400毫克混入饲料,连用5一7天。

(6)在病鸡转向康复时,用左旋咪唑驱除异刺线虫,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1片)一次性经口投服;也可使用针剂,常用5%的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

养殖户要想有效防治火鸡苗黑头病,就必须认真了解火鸡苗黑头病症状,病理特征以及火鸡苗黑头病防治措施,认真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降低该病给养殖场造成的危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