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气囊[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炎的话题在这之前我已经有过几个课件,也许大家也都看过,从2008直至现在我所接触的很多有关气囊炎的资料,无论是谁在整理,或者是在分析,我都感觉很面熟,都没有离开我以前讲过的那些内容,貌似我的几篇关于气囊炎的资料整合出来,再翻版的一样。可是大家都只是提到如何去治疗这个话题,却很少提到此症状该如何去防控?
柴半仙分析气囊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
当大家针对这个话题,都在停滞不前,反反复复的重复着却没有好的防控措施时,我们是否该变通一下,追根溯源,寻求一下更加理想的防控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由这个在养鸡圈里被誉称为“网络农民解剖[医学术语,剖开生物的躯体,以研究各**的组织构造。]技术培训人”的柴半仙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气囊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吧。
一、气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气囊是鸡特有的**,是肺的衍生物,为支气管[支气管(bronchi),是指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枝,由气管分出的一级支气管,即左、右主支气管。]粘膜突起。从解剖构造上看,肉鸡的气囊壁很薄,内层为单层扁平上皮,仅在开口处为纤毛柱状上皮,外层是与浆膜相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两层上皮之间为纤维结缔组织,含有弹性纤维,不但结构薄,而且血管很少。气囊一端与**支气管相通,另一端与骨内气室相通。气囊共有9个,不成对的是锁骨间气囊,成对的有颈气囊、前胸气囊、后胸气囊和腹气囊。
锁骨间气囊:位于胸前口,在食管下方。颈气囊,位于颈胸交界处,在第3颈椎和第4胸椎之间。两颈气囊之间也相通。前胸气囊,位于胸腔中部,在肺的下方,向后达后肋骨。后胸气囊,在前胸气囊之后,在肺的后方,与上腹气囊相接触。
腹气囊大,位于腹腔内脏的两侧,与腹腔同长,和肺的后端有气孔相通。
鸡肺的性能特殊,不能扩张,必须依赖气囊。它的主要作用是贮藏空气,补充肺内空气不足。增强肺内气体代谢。减轻体重,利于飞翔。调节体温,发散多余热量。
所有气囊炎症[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疖、痈、肺炎、肝炎、肾炎等)都属于炎症性疾病。]的病变都是起源于前方,所以结合气囊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结合病例变化来推断发病的原因和起病的部位。
二、发病机理及防控措施
搞清楚了气囊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气囊只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的总称。]的一个延伸,而且很脆弱,任何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经呼吸运动进入体内,均可经过气囊,在气囊内均有致病的机会,也就意味着气囊炎症的发生有可能与任何经呼吸运动携带的病原菌有直接关系。
故大家之前所提到的,气囊炎的发生与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支原体、流感**等等病原菌有关的观点是成立的。
那么,结合这一块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来防控气囊炎症的发生呢?
我们从解剖的角度来分析,从后向前推理,气囊乃为肺脏[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的衍生物,与支气管相同。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肺脏和支气管的病变,才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进入气囊。肺脏本身就是一海绵状组织,起到滤过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而支气管上联气管,下连气囊起到了桥梁的架接作用,所以控制好气管炎症也能有效的预防气囊炎症的发生。气管上又接喉头,喉头上喉口呈缝状,以两粘膜褶围成, 不仅能阻断食物进入气管,还能滤过部分病原微生物,以免侵入气管直达肺脏和气囊。
在往上就到达鼻腔了,鼻腔的防卫作用也不容忽视。要想控制气囊炎症的发生就要从根源抓起。净化整个呼吸系统的呼吸运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再一方面,这些气囊末端与骨骼相连,,使骨骼成为含气骨,也使得内部环境成为一个半开放的系统,容易受微生物感染,特别是在空气中含有较大剂量的NH3、CO、CO2、H2S等有害气体和灰尘、饲料碎屑、羽毛碎屑时,也很容易造成气囊损伤,使曲霉菌、霉形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进入机体引发疾病。同时,禽无膈肌,胸腔与腹腔连通为一个腔体,若腹腔发生感染,也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炎症,影响心脏、肺脏等重要的**。或者说,腹腔有病变,胸腔内脏**一定会有病理变化的表现。
防控措施:
1、为防止损伤和感染,应及时打扫禽舍,尽大努力搞好禽舍、活动场地的空气消毒,保持环境、空气新鲜卫生,常用的方法是定期开窗通风、定期喷洒消毒剂,及时喷洒清水保持舍内湿度,让灰尘、碎屑及时沉落。
2、禽无隔肌,不会咳嗽,发生呼吸道感染时,使用镇咳药无效,可以使用氯化铵帮助排出痰液,并及早使用抗菌药控制炎症。
3、气囊扩大了呼吸面积,既有利于散热,也有利于吸收药物,因此,在发生感染时,可以通过喷雾法给药,既方便又容易吸收。
4、而临床喷雾给药又难以把握,难以收到理想的给药效果,这与喷雾的雾化不到位和方式方法不得当有关,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部分穿透力强的药物成分(如氨曲南)携带部分在气囊壁或者肺脏血药浓度较高的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全身感染的目的的药物口服给药,避免喷雾给药的**。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气囊炎只是由其他病原菌或者环境因素导致的一种炎症的表现,结合其解剖生理结构和致病的路径来看,要想控制好气囊炎症的出现,要着手于环境的控制,疾病的控制等,这是一项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养殖全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努力!把饲养管理做到淋漓尽致!
后,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避过气囊炎的干扰,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