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抵抗力弱,易患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为标志的三炎症状,不少人在剖检病、死肉鸡时,看到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等三炎症状时,或从病料中分离到大肠杆菌时,就轻易地作出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连普通养鸡户看到三炎症状时也都明白有大肠杆菌感染。但在使用抗菌药物防治后,疗效往往不明显或用药时稍好,停药后又反复,总之未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诊断时,只看到大肠杆菌感染导致三炎症状的表面现象,而尚未找到引起三炎疾病的真正元凶。导致三炎症状的元凶之一是大肠杆菌,而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是肉鸡肠道、上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和体表的常在菌。虽然,其中的O1、O2、O35、O78等血清型对肉鸡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在一般条件下,正常肉鸡免疫防御系统足以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自然感染。
总体说来,大肠杆菌基本上仍然是一种条件性的致病菌,只要肉鸡免疫防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不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所致的三炎症状。肉鸡只有在某些致敏因素的作用下,才对大肠杆菌敏感,才有三炎症状的发生。促使肉鸡对三炎疾病敏感的致敏因素很多,包括**、细菌和霉菌毒素的感染,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恶劣和应激,营养缺乏或过剩,以及其他导致肉鸡免疫防御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有毒物质和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因素等。
就目前国内的具体情况而言,引起肉鸡对大肠杆菌敏感导致三炎症状的常见的因素是****染,尤其是鸡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冒,是由**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感染。其中一些高致病力的毒株,因可引起死亡损失,往往容易确诊,但那些非高致病力的毒株,往往会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肉鸡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入侵开辟了道路,终演变为三炎症状。
可以说,在一个环境卫生标准不高、多日龄混养的肉鸡场中,如果三炎症状的存在连绵不断、反反复复发生的话,只要细心诊断,其根本原因很可能都是****染。霉形体的感染,尤其是肉鸡毒霉形体合并大肠杆菌的感染,是肉鸡三炎症状的常见诱因之一,而且两者的出现如此密切,难以分辨,以致人们统称为慢性呼吸道病,但如果要分清病因的先后主次,则霉形体还是首要的。如果净化了霉形体,则大肠杆菌病为主的三炎疾病自然也少了很多。
当然,其他霉形体和细菌的感染,也可诱发肉鸡三炎症状的发生,例如沙门氏杆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等。环境因素也是引起肉鸡三炎症状易发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鹅的蛋子瘟,就常常发生在饲养环境和水质卫生较差的鹅群中。在通风**、氨气或尘埃严重污染的环境下饲养肉鸡,也比较容易出现大肠杆菌感染为主的三炎症状。由于肉鸡的三炎症状与很多致敏因素有关,所以在肉鸡三炎症状防制方面,也应有相应的对策。
1、在发现肉鸡发生三炎症状时,重要的是细心和准确地找出引起三炎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消除,这才是解决肉鸡三炎疾病的根本和有成效的办法。例如,当肉鸡群三炎疾病的出现与H9亚型禽流感**有关时,则往往在接种H9亚型禽流感灭活**2次后,大肠杆菌为标志的三炎症状减轻或消失。
在H9感染三炎发病的重灾区还需要免疫H9基因载体活苗,2次载体活苗配合2次死苗,建立起呼吸道的局部保护力,提升30天后H9抗体滴度,提高攻毒保护力。对**型新城疫引起的三炎疾病,往往在调整新城疫免疫程序,尤其是加强局部免疫后会明显好转。肉鸡新城疫病免疫程序常规是3活1死,但这仍然不能阻止慢性新城疫病的发生,不能阻止继发的三炎症状的形成,原因之一是肠道粘膜的空白,如果将新城疫4系苗和肠道型**一起做饮水接种,一方面能保护呼吸道粘膜,另一方面在肠道建立IgA的局部保护力,减少肠道排毒和水平感染的机会,这就消除了肠道的保护漏洞,增加了又一道保护屏障,大大减低慢性新城疫病的发生,减少慢性新城疫病后三炎的继发。当然,除了免疫的手段之外,通过在肉鸡养殖的关键时期饮水芪芍增免口服液[口服液剂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加入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并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无菌或半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因此亦称口服安瓿剂。]提升免疫力和抗**能力,还可以通过生物安全方法将**从肉鸡场或禽群中清除掉,则效果更为理想。
2、药物防治方面,从根本上说,对肉鸡三炎的防治应依靠环境卫生的净化,避免肉鸡受**和霉形体的感染,但由于目前的肉鸡饲养环境大多受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污染,所以要完全彻底地避免**和霉形体的感染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适当的药物防治仍然是必要的。但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目前真正敏感的抗菌药物已不多,很难说某种抗菌药物在各个肉鸡场使用都是敏感的。一般而言,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高霉素、强力霉素等对相当一部分菌株仍敏感,但在使用药物之前好先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当地或本场敏感的药物使用。依据药物、病原微生物和鸡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使用五星菌健等敏感药物的同时,使用芪芍增免口服液提升肉鸡免疫力和抗病力,这能发挥抗生素的疗效,消除肉鸡三炎症状,促进肉鸡恢复健康。
3、饲养管理方面,做好保温和通风,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规模化肉鸡舍需要均匀供热,实施横向小通风,多个泄洪口排出废气,而不是单一的纵向通风。某些规模肉鸡场冬季之所以不敢用横向通风是因为鸡舍供热不均匀。这样不正确的通风方式导致鸡舍内温差大,空气环境恶劣,氨气和二**碳浓度高,肉鸡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中3到5天就会患上呼吸道病,继而出现三炎症状。上网饲养是减少肉鸡与球虫卵囊的接触,减少肉鸡和粪便中大肠杆菌直接接触,但如果房檐高度太矮,进风口距离鸡背因上网后变得过近,加上密封不严,进风口风速慢,容易导致肉鸡受凉,引发呼吸道病和三炎症状;更有甚者,沿着进风口有宽的房梁阻碍了进风路径,肉鸡更易接受到冷风的应激导致呼吸道病和三炎症状。笼养是现在流行的肉鸡养殖方式,但投资大,通风难度大,如不能合理供热和正确通风,高密度笼养也会被三炎击垮,同样是水中花镜中月。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鸡舍设计上着手,改变鸡舍结构,学习并运用现代保温和通风理念。总之,商品肉鸡三炎疾病只是混合感染的表观症状,我们预防和治疗时需要找到疾病真正元凶,设计全方位和系统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彻底控制肉鸡恼人的三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