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只要免疫过了,就不用在担心什么事情了。这明显是不正确的想法。在免疫过后,养殖户还需要适当的管理,这里面也有很多的知识,不能不管不顾的。
严格消毒、隔离。
免疫前杜绝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免疫后更要严格消毒、隔离。坚强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坚强免疫力产生之前,环境中的野毒如果占领了靶**,就会导致免疫的失败。在免疫后3周之内,要严禁一切参观,饲养人员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消毒工作,要严格消毒、冲洗、更换衣帽;在不影响免疫的情况下,坚持每周3~4次使用对有囊膜**、无囊膜**、细菌均有良好杀灭作用的碘类、醛类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带鸡消毒;坚持每天用上述消毒药消毒水槽、料槽,并用清水冲净后使用;要灭蝇、杀鼠、防飞鸟入侵;特别是种禽场要做好免疫室、运输工具、蛋筐、雏鸡篮筐等的消毒工作,以防马立克等的免疫失败。
免疫后合理使用药物。
注射接种会使家禽的皮肤受到破坏、活苗免疫**复制过程中对消化道、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黏膜的完整性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这样就很容易使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支原体进入机体;如免疫时感染了慢性呼吸道疫病,雏鸡进行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等滴鼻、点眼时,常会爆发慢性呼吸道病引起死亡。因此,在免疫后间隔24小时,使用强力霉素、利高霉素等2~3天,对于防治免疫后感染,减少大肠杆菌、支原体的感染发病十分必要。
细化管理、减少应激。
免疫后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更要精心管理。育雏时在免疫后要升高舍温2℃~3℃;注重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洁;要合理密度,避免过分拥挤;要避免捕捉、转群、断喙,尽量保持安静、稳定的生活环境。
强化营养,确保氨基酸、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水平。
饲料不仅能满足畜禽生长、生产的需要,而且还是免疫**发育、免疫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产生的物质基础。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的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状况是否良好。免疫的根本是**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而饲料中的优质氨基酸如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缬氨酸是形成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A可促进抗体的形成,**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的分泌,是黏膜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呼吸道黏膜鳞状化变性,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被未成熟的细胞取代,呼吸道清理作用降低,为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提供条件,黏膜免疫等**;维生素E具有抗**作用,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缺乏时免疫**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合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免疫功能下降,鸡群对法氏囊、球虫、大肠杆菌等的敏感性增强;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胆碱也具有提高免疫的重要作用;微量元素中的硒、铬、铜、铁对免疫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中有重要作用。在免疫后使用优质电解**连续饮水5~7天,对于减少免疫应激,促进抗体的形成十分必要。
做好免疫后的检查及抗体检测。
免疫后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的监测,正确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补救和调整免疫程序;对于鸡痘要在免疫4~6天检查痘痂情况,以确定免疫效果。以新城疫为例,要在活苗免疫10~14天来监测HI抗体水平,以后要每3~4个月抽检一次,使用I系2个月抽检1次。通过免疫监测,可判定免疫效果,当发现抗体水平没有上升,应及时检验**品质或检查是否有其他疫病影响,并及时补救,改换**或改变免疫方法,并注意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