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产枚蛋到产蛋的高峰,通称起蛋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补饲。要尽量利用天然的牧场,使鸭群换好毛、蓄好膘,每天早晨放鸭时,补饲一餐[【一餐】 [出法华经] 一餐者。]早食。补饲量一般以八成饱为宜。当然要急催膘可多吃一点,但不能喂全饱,以促使鸭去啄野食。
起蛋期母鸭的饲养管理
补饲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可以是一年中质量差的,如瘪谷、芽谷、浮麦、浮豆、高粱等,因为这个时候的鸭能利用这些劣质饲料。光照不足天气,为**鸭性腺发育,可适当采用人工增加照明的方法。为了利用自然光照,应该采取早放迟收的办法。
在野生饲料条件较好的放牧区[放牧区是自然形成或经改良并有围栏的、专供牲畜放牧利用的饲料地。],补饲一餐以后,鸭的新羽毛生长很快,体膘增加,卵黄增大,部分鸭在行动上较活跃,常离群去急急觅食[觅食是动物生存行为中的一种基本方式,指动物到处搜寻食物吃。],觅食时间较长。如果放牧区饲料不大丰富,鸭群有时群起高声呼叫,有必要加餐。
“雨水”前,是鸭积肥的**时期,在野生饲料贫瘠的放牧区,要喂两餐,补饲第二餐常在中午,喂得与早餐一样的饱。补饲第二餐以后,如遇到寒流袭击,鸭群又会出现成群呼叫的现象。为了防止鸭群膘体和产蛋率的降低,要加成三餐,一般是早晨6时至6时30分喂早食,中午喂中食,晚上喂晚食。在一般情况下,产蛋率达到50%才日喂四餐,对鸭群产蛋率的提高有着显着的增产作用,能增加日产蛋数10%以上,三四天就能达到八九成的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