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垫肿病[注音 zhǒng bìng ㄓㄨㄙˇ ㄅㄧㄥˋ 肿病 解释 病名。]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和动物的体表内,在遇到潮湿不卫生的恶劣环境的情况下会大量滋生,鸡、鸭、鹅这些禽类容易发生此类病症。鸭脚垫肿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由金**[黄颜色在西藏人眼里是最有专用特性的色彩,并可以呈现,固定身份,有典型的符号意义。]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引起。鸭很容易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金**葡萄球菌,所以鸭群经常会发生脚垫肿病的情况。
得了脚垫肿的鸭子,就会精神沉郁,不爱吃东西,产蛋量下降,走路颠簸,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其病理变化是皮肤龟裂、足蹼肿胀、足垫、跗关节渗出脓液与血水,剖开肿胀部,可以发现内部组织已经出血、化脓了。有时病鸭脚垫部病灶的病原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可造成败血**染,导致病鸭急性发病死亡。剖检这些败血**染死亡的病鸭,可能见有肝脏肿胀,表面出血并有**点状坏死,脾脏坏死,心包积液,心肌出血,胸腹腔内积聚粉红色的渗出液,部分皮肤也可能发生浮肿、溃疡等。
增重较快、脚底[脚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o dǐ,是指脚的底部,即脚用来接触地面的部分。]创伤、细菌感染都能引起鸭脚垫肿病的发生。
种鸭从进场开始一直用营养水平较高的鸭料饲喂,采食量也未得到控制。所以此批种鸭生长较快,到4周龄时个体均重已达1.5kg,超过标准体重400g。在水泥地面上活动量大,而且竹漏板不光滑,并常可发现有尖锐的瓦砾、树枝等极易损伤鸭脚蹼的异物,创伤脚底。由于饲养人员驱赶过猛,次数频繁,致使部分鸭子脚底踩到尖锐物受伤。由于部分种鸭脚底部角质层受伤后未得到及时处理,场地卫生较差,而造成发炎、肿大、化脓、溃烂,少数种鸭踝关节也被细菌侵袭感染,发炎肿大。
在防治鸭子脚垫肿的时候从本场分离出致病的金**葡萄球菌考虑,制备本场的灭活**进行免疫接种。适当控食,减慢增重速度。对种鸭适当控制食量,并按日龄标准配给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及时使用一些敏感的抗菌药物对鸭群进行治疗,其中适合于拌料投喂的有效药物有四环素、环丙沙星、氟哌酸,均可用0.06%~0.1%剂量混合饲料,全群服用4~5天。同时对已明显发病的鸭只,可用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或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等进行注射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公斤体重青霉素4万—5万单位、庆大霉素1万—2万单位,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经逐只检查,将病鸭隔离饲养。凡是脚底溃烂的鸭子集中起来饲养于草地上,并用双氧水清洗溃烂面,然后涂擦碘酒;对少数能行走病鸭除进行上述处理外,还应消炎包扎,并喂服磺胺类药物等,单笼饲养。有脓肿的病鸭须手术切开脓肿,排除脓液,清除坏死组织,用3%的硼酸液洗净后,再涂上鱼石脂[鱼鱼石脂为消毒防腐药,具有温和的**性消炎防腐作用,可消炎、消肿、抑制分泌。]软膏,同时内服消炎药物。随时清除场地中的尖锐异物,避免鸭造成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