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分公母的最佳方法,鹅苗怎么养殖

鹅苗分公母的最佳方法 看体躯 头大昂起、颈粗且长、身体略重、体躯稍长的鹅苗一般是公鹅,反之为母鹅。看鼻孔与鼻基 (1)公鹅苗的鼻孔狭小,沿喙甲呈线状,鼻基柔软,平面无起伏。(2)母鹅的鼻孔略大,稍呈椭圆形,鼻基较硬,平面有明显起伏。

鉴别公母鹅苗:观察头部,公鹅苗头部较大,鼻孔窄小;母鹅苗头部较小,鼻孔大而略圆。身体形态上,公鹅苗较圆,尾巴尖;母鹅苗身体较扁,尾巴散开。 鸣管鉴别:公鹅苗在气管分叉处顶部有球状鼓室,直径约3-4毫米,可在体外触摸;母鹅苗则无鸣管。

外形鉴别:公鹅苗的头部较大,鼻孔较窄小,身体较圆,尾巴较尖;母鹅苗的头部较小,鼻孔较大且略呈圆形,身体较扁,尾巴呈散开状。 鸣管鉴别法:公鹅苗在气管分叉处的顶部有一个膨大的球状鼓室,直径大约为3-4毫米,体外可摸到;母鹅苗没有鸣管。

鹅仔的饲养方法?

鹅仔怎么养最好看(养鹅仔怎么养的)

1、温度适宜 温度是养好小鹅的第一要素,因为小鹅在啄破蛋壳后,还没有完全靠自身产生的温度存活的能力,这个时候必须要靠外界的温度补给才能活下来。在幼鹅阶段必须要通过外界加温让小鹅安全顺利的度过幼鹅期。

2、湿度控制 湿度对幼鹅的成长同样关键。湿度过高可能导致高温和啄毛现象,过低则可能导致脱水。保持鹅棚内湿度在65%为最佳,同时避免在棚内进行可能增加湿度的活动,如倒水、洒水或清洗料盒和水壶。通风换气 随着小鹅成长,第4天开始食量和饮水量显著增加,同时排泄物增多,易造成棚内氨气浓度上升。

3、肥肝用型这类鹅引进品种主要有朗德鹅、图卢兹鹅,国内品种主要有狮头鹅、溆浦鹅。这类鹅经填饲后的肥肝重达600克以上,优异的则达1 000克以上。此类鹅也可用作产肉,但习惯上把它们作为肥肝专用型品种。养鹅选择品种时,除应注重鹅的品种用途外,还应注重市场的需求趋势。

4、有效促进鹅仔的生长发育。(5)通过饲喂鹅健益生菌,可大大提高鹅的成活率5~10%。

5、增多B族维生素的量。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达到一定饲养规模的鹅场可实行种草养鹅的方式,适宜种鹅的牧草主要有黑麦草、苦菊等,紫花苜蓿等牧草中含有的皂素较多,不适合单独饲喂肉鹅,在使用时宜与禾本科的牧草搭配使用。

怎样饲养管理仔鹅?

1、温度管理 小鹅出壳后尚未发展出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因此,需要外部温度支持以安全度过幼鹅期。1至7日龄的小鹅需保持33至29度的温度,8至14日龄调整至28至22度,之后维持在15度以上为宜。湿度控制 湿度对幼鹅的成长同样关键。湿度过高可能导致高温和啄毛现象,过低则可能导致脱水。

2、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鹅只健康生长的关键。根据鹅只的生长阶段,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同时,保持鹅舍的卫生和通风,防止疾病的发生。第四步:疾病防控 养鹅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降低鹅只的死亡率,提高养鹅的成功率。

3、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18小时。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雏鹅饲养密度:1-7日龄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1日龄10只,22-30日龄6只。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开饮 每个围栏内放置两个料盘和1个饮水器。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给其饮用。

怎样养鹅??

1、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鹅瘟**、禽流感**、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2、选好苗。鹅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育雏的效果,所以在育雏前,要选择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切实做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 ...合理分群。

3、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鹅的养殖与繁殖?

养殖注意事项饲养环境提高鹅苗好,首先,必须照顾鹅苗的繁殖环境,和鹅房子全面消毒,所以它可以很好的避免细菌感染鹅苗,因为鹅苗的宪法不是很好,做好鹅舍管理工作,确保鹅苗的正常生长。

我国豁眼鹅(山东叫五龙鹅、辽宁昌图地区叫昌图鹅)、籽鹅(产于黑龙江绥化和松花江地区1的产蛋量是世杰上最多的鹅种,一般年产蛋可达14千克左右,饲养较好的高产个体可达2O千克。这两种鹅个体相对较小,除产蛋用外,还可利用该鹅作母本,与体形较大的鹅种进行杂交生产肉鹅。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一个月龄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并繁殖后代的鹅。此时,种鹅的生长发育大体完成,对饲料的消化力较强,生殖**发育成熟并进行繁殖,饲养管理必须与产蛋或配种适应。产蛋前1个月开始补料,将日粮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1%~12%,待日产蛋率达40%时,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

自然散养:黑天鹅在散养情况下,水面积可大可小,一般100平方米水域可放养1对种鹅。在水池中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池周空地可根据季节轮作牧草,供其采食,并栽植一些乔木供夏季遮阳。散养区的周围设置5m高的网片或栅栏,以防其他动物进入干扰,影响其生长与繁殖。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鹅仔怎么养最好看和养鹅仔怎么养的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