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鸭[《养鸭》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由南京农业大学畜禽营养学专家丁晓明教授,禽病学专家吴增坚副教授等编写的图书。]的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都需要极大的场地,这给大家大规模的养殖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尤其是水源[水源是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地域总称。]的限制更是加重了养殖难度。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旱地[旱地是一个多义词1.汉语词汇2.土地科学词汇:旱地,浇不上水的耕地,缺少水的土地。]养鸭技术,小场地就能养大规模的鸭,解决大家想要扩展规模的烦恼。
一、搭建场地
旱地养鸭不需要选择什么河流之类的地方,只要附近有水源就可以了,其核心就是用水池[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代替河流这类地方来满足鸭子对于水的需求。中间按自己的养殖规模来建一个水池,水池深度在0.5-1米左右深,两侧准备一条排水沟和进水口用来处理水源。旁边准备好鸭舍,方便日常管理时可以让鸭子空出地方。饮水器[特性品种:饮水器 颜色:白色+蓝色 规格:170mm×50mm(长×宽) 货号:D012详细描述1. 设计简单、大方,包装精美。]多准备几个大一点的,均匀的分布在里面就可以了。
二、选种
用这种模式[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对于鸭子品种有一定的需求,一是要温顺一点的安静一点的鸭子,这样在轮流进入水池的时候争斗会小一些,鸭子就不会轻易有损失。其次抗病能力要高一点,毕竟这样的密度鸭病的预防还是很重要的。后就是育肥效果要好,这样的模式讲究的就是鸭子的快速出栏,因为这样的模式下鸭子活动量小,只要育肥好的鸭种才会减少饲料浪费。
三、饲喂技术
这种模式对于饲料的需求和平常的区别不大,只是青饲料要相对的多一些,还要定期喂养一些小鱼虾之类的东西,适当的满足下鸭子的各种元素需求,减少发病几率。每天喂养的次数在3-4次,这种模式下面的鸭子运动量少,饲料消化不是很快,为了让其有的时间去消化,少吃多餐是适合的喂养方式。
四、卫生清理
后就是卫生的清理的,由于鸭子密度过大,所以卫生方面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鸭粪、水池这几个方面。鸭粪的话3-5天视情况清理一次,避免形成堆积。水池里面的水其实是很好的肥水,因为鸭子也会有很多粪便在里面排泄的,所以水池的水可以排出去沉淀下,将下面的沉积的鸭粪去浇菜。每个月都需要消毒一次,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以上就是旱地养鸭技术了,旱地养鸭可以较大的减轻鸭子对于水源的需求,同时也能方便大家管理,毕竟日常放牧的鸭子可是很难进行人工管理的。如果自己的场地较少,不妨尝试下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