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四季之一。]养鸭[《养鸭》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由南京农业大学畜禽营养学专家丁晓明教授,禽病学专家吴增坚副教授等编写的图书。]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但春季养鸭也要注意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方法,也有几点要注意的事项。下面为大家介绍春季养鸭技术。

春季养鸭技术

1、育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准备

春季养鸭技术

育雏室,运动场和饲养用具等,要用20%烧碱水或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育雏室,运动场,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护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和饮水。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和青料;育雏室要调试好升降温调节设施。

2、雏鸭保温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

温度适当,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快,成活率才高。可用地面烟道和煤炉育雏,但必须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导出育雏室,防止雏鸭一氮化碳中毒。雏鸭在一日龄时,鸭舍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低1℃,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佳温度要求的反应。例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

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3、饮水、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

雏鸭开食过早,容易伤害消化器,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切记,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的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4、要喂全价颗粒饲料

由于雏鸭生长发育特别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雏鸭开食后,全靠采食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雏鸭饲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日粮中的蛋白含量应达到20~22%,同时还要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如果只喂大米饭,因营养单调,不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容易生病或死亡,喂全价饲料就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5、饲喂方法

雏鸭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6、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拥挤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雏鸭的饲养密度好是每平方米饲养一周龄内的雏鸭20羽。以后,可随着雏鸭的生长逐步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0羽,每群鸭以250~300只为宜。

7、鸭舍要通风换气

鸭排出的二氮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通风换气,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

8、要进行放水活动

对雏鸭进行放水活动,可促进雏鸭的新陈代谢,增强其体质,又可清洁羽毛上的脏物。若鸭长期不放水,鸭毛就无抗水力。因此,必须让雏鸭进行放水活动。雏鸭的放水活动,一般在出壳后2~3天进行,每天放水的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季节及鸭龄而定。春季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30分钟,夏秋季节,一周龄内的雏鸭每天放水4~6次,每次20~30分钟。

春季养鸭注意事项

养鸭经验的人说:“春季养鸭赚钱夏季养鸭还本”。春季育雏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太大。

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留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对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庄稼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春季养鸭要注意补维A。维生素A缺乏症多发生于春季50日龄以内的幼雏鸭和初产蛋鸭。病鸭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增重缓慢甚至停止,呈倦怠、衰弱、消瘦、羽毛蓬乱、鼻孔流出粘稠液体、呼吸困难、运动无力、行走蹒跚,继而软瘫、喙部**变淡等症状。病重鸭一侧或双眼流泪,眼睑下方有*酪样分泌物,角膜混浊、软化,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前房液外流;严重者眼球下陷、失明,甚至死亡。患病种鸭产蛋量明显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出雏率低,死胎率增加;公鸭性机能衰退。

造成雏鸭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春养雏鸭饲料单一,青绿饲料饲喂不足;饲料加工、贮藏不当,**酸败而致维生素A含量减少;养殖环境应激因素,增加了雏鸭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导致1-2周龄雏鸭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春季养鸭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补给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如胡萝卜、菠菜、南瓜和鱼肝油[鱼肝油(英文名:cod liver oil)。]等。要做好饲料的运输、贮藏保管工作,避免因**酸败而破坏维生素A。

病鸭可用鱼肝油治疗,每只每次0.2-0.5毫升灌服,每天3次。或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00-1500单位的维生素A。对个别病雏鸭可肌肉注射0.5毫升鱼肝油。种母鸭每日用鱼肝油1-1.5毫升分3次喂服,疗效较好。

1.注意保温。春季会偶有寒流侵袭,春夏之交,天气多变,会出现早热天气,或出现连续*雨,要因时制宜,区别对待,保持鸭舍内干燥、通风,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如逢*雨天,要适当改变操作规程,缩短放鸭时间。舍内垫料不要蓄积得过厚,要定期进行清除,每次清除垫草时,要结合进行一次消毒。

2.加强防风。防止北风侵袭,北窗必须堵严,气温低时,好屋顶下加一个夹层,或者在离地面2米处,横架竹竿,铺上草帘或塑料布,以利保温。

3.迟放早关。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减少下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上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各洗澡一次,时间10分钟左右。

4.饲料充足。气温由冷转暖,日照增长,对产蛋有利。饲料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满足蛋鸭需要,春季的蛋鸭产蛋率有时会超过。

5.饲料保证。青饲料白天可撒在水面自由采食,晚上盛入筐内放在舍**饲喂,青料与精料各占50%,缺乏青料时可添加蛋用**代替,效果很好。

6.春末严管。此时出现雨季,稍有不慎,易出现掉蛋换毛。晴天让鸭在舍外多活动,多接触阳光。

春季是一年中好的育雏季节,要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造雏鸭生活的有利环境。以上就是关于春季养鸭技术的介绍。做好春季养鸭饲养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春季鸭病的卫生防疫工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