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肉毒》是长城灯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梭菌是一种病菌,家鸭一旦患上此病死亡率很高,根本就毫无招架之力。我们可以做的只有早些预防,尽量减少损失。
以运动神经麻痹[广义的麻痹是指机体的细胞、组织和**的机能衰退,对**不发生反应的状态。]和突然死亡为特征。发生本病时,可引起大批患禽死亡,对养禽业尤其是对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特征性症状为病鸡双腿、翅膀、颈部和眼睑松软无力、麻痹。麻痹由肢体末梢向发展,即麻痹从双腿向双翅、颈部和眼睑处发展。病鸡初期喜卧,不愿走动,驱赶时,跛行。双翅麻痹后自然下垂。斜颈是因为颈部麻痹。由于眼睑麻痹,病禽看似昏睡,甚至像死鸡。捕捉时病鸡发出喘鸣声。病鸡死于心力衰竭和呼吸障碍。病鸡羽毛蓬乱,捕捉时易脱落,羽毛颤动。肉鸡发病时伴有腹泻,粪便稀软,含有过量的尿酸盐。
【病理变化】病禽发生C 型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后,无可见剖检变化或显微病变。偶尔可见病禽嗉囊中有蛆或羽毛,有时见皮肤和肌肉发红。
【类症鉴别要点】 该病发展到典型期时,临床表现极度麻痹。轻微麻痹要与马立克氏病、禽脑脊髓炎、新城疫、马杜霉素中毒等类病症区分。水禽要与禽霍乱和化学药物中毒区分,水禽的肉毒中毒难与铅中毒区分。
【防制】
(一)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如果对病禽进行隔离,并提供饲料和水,那么许多病禽可康复。但是,治疗大群病禽就不太容易,许多治疗方案的效果都不明显。其原因是,毒素中毒的致病机制还没搞清楚。肉鸡场发生本病后,先应查明毒素型别与来源,尽快清除、深埋、焚烧死禽,及时消除污染饲草、垫料和粪便,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或福尔马林彻底消毒,减少环境中肉毒梭菌芽胞含量。早期应用抗毒素[抗毒素(antitoxin)是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或能中和某种毒素的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血清。]可能有效。在未确定毒型前,可用多价肉毒抗毒素(毒型确定后用同型抗毒素),辅以大剂量盐类泻剂和洗胃、灌肠,以利于毒素排除。本病常发区,可用当地分离株制成类毒素,供预防接种用,免疫期约1 年。不予治疗时,病情时好时坏。因此,很难知道某种治疗方法有效,即使偶尔某次治疗降低了病禽的病死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但或许其他一些治疗方案也能取得如此效果。当然,也有多次治疗有效的报道,如用**酸钠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 、维生素D3 及维生素E可以降低病死率;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杆菌肤、链霉素等或定期用金霉素治疗均可降低病死率。青霉素用在有的病鸡场治疗无效,而用在其他发病场时又有效。药敏试验发现肉毒梭菌对13 种抗生素敏感。
(二)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环境中的毒源和传染源,及时处理死禽和淘汰病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在疫区,清除污染垫料后,用次氯酸钠、甲醛等消毒药消毒,可减少环境中的该菌的芽胞数量。对禽舍周边环境也应进行消毒。灭蝇以减少带毒蝇蛆是预防本病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发病后,可以饲喂低能量的饲料以减少中毒引起的死亡。饲料或饮水中铁含量。与暴发该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