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技术与疾病预防
1、疾病预防小鹅瘟活**免疫。鹅品种未接种小鹅瘟活**,或接种小鹅瘟活**100天以上。从该品种蛋中孵化出的雏鹅,在孵化后1~2天用1羽小鹅瘟活**进行皮下免疫,7天后产生免疫力。
2、环境卫生:鹅舍地面必须保持干燥,运动场要排水良好,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除发霉垫草。定期消毒:饲喂场地和用具坚持定期消毒,如有病症发生,要迅速隔离病鹅,环境应进行紧急消毒。加强检疫:强化检疫和疫情报告制度,随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检疫执法。接种**:及时为鹅群接种必要的**。
3、场地:养鹅要选择地势较高、坡地较小的场地,为其营造干燥的环境,避免产生积水。饲料:为鹅提供米糠、麦麸、蔬菜叶、水果、牧草等饲料。定期消毒:每周将场地清洁一次,并用生石灰消毒。管理:定期将鹅赶入水中清洁羽毛。
4、疾病预防在养鹅生产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预防工作可以使鹅群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减少药物支出,降低成本,增强鹅体质,加强抗病力。搞好疾病预防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1.建立体质健壮的鹅群除要选择优良、健壮的种鹅做种外,要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群体质,提高鹅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5、商品鹅的饲养方式网上平养网上平养就是将育肥鹅饲养在舍内网上,(具体方法同肉鸡、肉鸭舍内网上平养),这种方法既省工又省时且增重快。
6、小鹅瘟预防,除了平时清理工作外,最好在3日龄以内的幼鹅统一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每只注射1毫升,或者注射高免蛋黄液每只1毫升,采用大腿皮下注射,对于已经有发病症状的幼鹅同样可以注射。另外还可在鹅舍地面铺上一些有中草药植物辅助预防,比如说农村常见的抹草都不错的。
养鹅生什么病
1、鹅流感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而且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可以给病鹅肌注青霉素,或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2、养鹅是比较容易生病的。鹅是一种比较好养殖的家禽,但一般处于放养模式,在野外比较容易出现一些情况从而引发一些病症。加上养鹅对于卫生这一块也不是很重视也很容易出现一些病症。比较常见的鹅病有:小鹅瘟、鹅霍乱、曲霉菌病、绦虫病等,一般用接种**的方式来预防鹅病。
3、目前农村常见的鹅病主要有小鹅瘟、鹅鸭瘟、鹅禽流感、禽霍乱和球虫病等。(1)小鹅瘟 该病为由鹅细小**引起的雏鹅烈性传染病,多发于4~20日龄的雏鹅,30日龄以上的仔鹅很少发病。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养鹅有一些什么问题
农户养雏鹅,有的先开食而后开水(初次饮水),有时雏鹅不能及时饮到水而发生脱水。开食过晚,雏鹅饥饿而过食大量饲料,引起消化**、糊*、下痢等疾病。正确方法应该在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运到育雏舍,稍加休息,**后即可饮水。饮水后有1/3的雏鹅有寻找食物表现时就可开食。
市场需求量少 鸡和鸭子的市场需求量是比鹅多很多的,大多数的家庭,他们都会养一些鸡和鸭子,这样不管是闲暇时间,还是过年过节,他们都能够做一桌美味的食物。而鹅的做法很少,大多数的农村人民都不会,在农村地区我们见到的,见到的只有一两只。养鹅的注意事项 要有一个养殖场所。
育肥鹅在生长后期主要以青料为主,容易造成缺钙或钙、磷比例不平衡,病鹅表现腿部麻痹,瘫痪。因此,要注意给鹅补充矿物质饲料,饲喂骨粉、贝壳粉、磷酸钙等,钙磷比例保持3∶1,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D,以促进鹅对钙磷的吸收。
病害防治:定期对鹅圈进行消毒,及时清理垃圾是必要的。若发现病鹅,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并在初期为鹅只注射**以预防疾病。鹅圈管理:为了保证鹅群的健康,适宜的养殖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同时湿度不宜过高,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忌鸭鹅混养,有的养殖户会把鸭和鹅混在一起进行养殖,或者在鹅群里放几只鸭子饲养。很多养户认为这样能够预防疾病,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鸭的抵抗力不如鹅,而且疾病比较多,这样混养很容易互相传染疾病。
温度、湿度要求 育雏最初1周温度不得低于28℃,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1-2℃。雏鹅在5-6周龄脱温。舍内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通风 在保证圈舍正常温度的情况下,适当开窗通气,保持鹅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避免贼风危害。光照 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18小时。
关于本次养鸭养鹅鹅发瘟怎么回事和鹅的鸭瘟病怎样治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