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叫鸭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病,是由多型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急性,指急性子性格;发病急、变化快的。]或慢性传染病。成年鸭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本病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幼鸭多呈急性或亚性。鸭副伤寒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防治鸭副伤寒?一起来看看吧!

  

鸭副伤寒的症状是什么?

  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一般为10~20个小时,少数病例潜伏期较长。雏鸭副伤寒以急性败血型为主。

鸭副伤寒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防治鸭副伤寒?

  

1、急性型

  经常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1日龄雏鸭感染后,体质软弱,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颈呆立,下痢腥臭,邪殖口周围绒毛有尿酸盐粘附,腹部常见膨大,触诊较硬,卵黄吸收不全,脐部红。病程1~3天,常因急性败血症死亡,有些雏鸭因瘦弱脱水死亡。2~3周龄的雏鸭感染后,表现精神萎靡,不思饮食,呆立一旁,不愿活动,两翅下垂,两眼流泪或有粘性分泌物。常见下痢,颤抖和共济失调,常因抽搐,角弓反张而死。病程一般为3~5天。

 

 2、慢性型

  经常发生在1月龄左右的雏鸭和中鸭中,变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便粪稀软,严重时下痢带血,逐渐消瘦,羽毛松乱。也有表现张口喘气等呼吸困难的症状。还有些病鸭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通常死亡率不高,在有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

  

3、隐性型

  是指成鸭在沙门氏菌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染状态。这种带菌的成鸭,经常通过粪便排菌污染环境,从而导致本病的传播流行。

  

怎样防治鸭副伤寒?

  

预防措施:

  防止种蛋污染:保持产蛋箱内清洁卫生,经常跟换垫草。每天定时,及时捡蛋,做到箱内不存蛋。每天的种蛋及时分类,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后入库。蛋库的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75%,要做到经常性消毒,保持蛋库清洁卫生。种蛋入孵前再进行1次消毒。孵化器和孵化室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非常重要,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闲人免进,做到室内无**,无细菌。

  防止雏鸭感染:接种雏鸭用的箱具车辆要严格消毒,育雏舍在进雏前,对地面名空间和垫草要进行彻底消毒。雏鸭要保持28℃~30℃,以上没增加1周龄舍温下降2℃雏鸭不要与成鸭或中鸭同栏饲养。冬季主要防寒保暖,夏季要避免舍内进入雨水,防止地面潮湿。

  

治疗方法:

  方案①:杆菌立克或20%氟苯尼考[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中文名称: 氟洛芬;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

  用量:杆菌立克1000g拌料750-2000斤,20%氟苯尼考1000g拌料1000-2000,集全天采食量1/3,连用3-5日;

  方案②: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

  用量:按1g拌料2-5斤,连喂5—7天。对个别病鸭,也可投服土霉素片。

  广大养殖户要在日常饲养中,预防鸭副伤寒,减少鸭患病,提高经济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