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手如何养鹅
1、一个新手如何养鹅 雏鹅选择 (1)在刚接触养鹅时,雏鹅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冬季温度低时,一定要选择个头大、健壮、生长速度快且抗逆性强的雏鹅为主。(2)这样可以保证雏鹅能够抵抗寒冷的冬季,而且如果生长速度快,就可以提早上市时间。
2、光照管理:光照对雏鹅的成长至关重要。自然光照不足时,应适当补充光照,以促进雏鹅生长并防止疾病发生。饲料供给:一只鹅每天大约需要0.6斤饲料。从出生到出栏,一只鹅通常需要100千克玉米秸、15千克玉米面、7千克豆饼、2千克麦麸、1千克红糖、0.3千克食盐等。
3、为防止小鹅患痛风,在十天以前青草自由采食,饲料蛋白保持在15以下,每天饲喂四顿,少食多餐。十天以后可改为三顿,饲料适当提高蛋白比例,但不要超过17。防疫:七天注射小鹅瘟**,十四日龄注射鹅副粘****,21天注射禽流感**,一月后鹅副粘**和禽流感加强一针。
鹅为什么下雨不躲
1、鹅为什么下雨不躲 鹅的羽毛上有一层油脂,雨水是不会淋湿羽毛的,所以鹅在下雨的时候一般是不会躲避的。但是雏鹅被雨淋了之后,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患上疾病,同时在*雨的天气中,细菌和**活动比较频繁,为较多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导致鹅在*雨天患上疾病的几率增加。
2、鹅下雨不躲的原因是因为鹅天性喜水,习惯在水中嬉戏和交配,鹅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水中,所以养殖鹅的时候,需将鹅肠建立在有良好水源、宽阔水域的地方。鹅是雁形目鸭科动物,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羽毛可以做成羽绒服,肉可以直接食用。
3、鹅喜欢玩水,淋雨对它们来说并不构成威胁。 鹅的羽毛具有优良的防水特性,相当于身上穿着一件厚实的防水外套。 因此,即使在大雨中,鹅也不会轻易着凉。
夏季是养鹅的关键时期,如何防止鹅发生应激反应?
改善环境条件。这是预防和减少环境应激源对鹅群造成**影响的重要工作之一。改善环境的清洁卫生状态,清除周围环境的各种污染;舍饲的鹅群要注意适当的饲养密度、适中的光线、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避免或减少噪音的干扰。给鹅群的生存创建一个良好和安全的环境条件。做好重大疫病预防接种工作。
温度管理方面,要给它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建议在冬季保持室温在28℃左右。夏季要可以遮荫,防止小鹅中暑。在饲料投喂方面,要给它们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它们生长。在母鹅产蛋的时候,不要对驱动母鹅,那样会导致母鹅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进行一次预热,40度左右温水进行浸泡 预热过程中瓶子插上一个针头,使瓶子里甲醛能够释放出去,降低**性。减少疼痛,从而减少应激反应。
降温降湿 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每天高温时,用凉水喷洒地面、墙壁和鹅体,日夜都要打开所有的门窗,让空气畅通。如有条件可安装电扇,这样除湿散热的效果更好。
预防性用药:在鹅群面临环境应激、管理应激和生理应激时,如季节变化、温度、通风、免疫、转群、换料、缺水等情况,应及时使用上述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选择远离污染、噪音小、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以保证鹅群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鹅的技术
1、散养鹅的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与环境:选择适合养鹅的地方,最好是有水源、草地和树林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鹅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便利、防疫条件等因素。
2、场地选择:养鹅时应选择高而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确保鹅只生活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防止积水问题。饲料供给:为鹅提供全面的营养,包括米糠、麦麸、蔬菜叶、水果和牧草等,确保鹅只健康成长。定期消毒:保持鹅舍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滋生。
3、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4、保持空气流通:育雏室内应设置进气孔和排气孔,并配备活动门。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通风量,避免贼风直吹雏鹅,确保室内空气清新,人不感到**为宜。 维持适宜湿度:湿度以65%为最佳,适宜的湿度有利于雏鹅调节体温,保持舒适状态,促进正常发育。
5、适时开食饮水。雏鹅出壳24小时后,先让其饮水,随后喂食含有青菜、牧草、萝卜叶的米饭。(2)合理分群。1周龄内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依此类推,确保鹅群密度适宜,避免挤压和堆叠。(3)适度放水。
关于本次天天下雨怎么养鹅和*雨天小鹅应该注意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