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使用对禽类养殖企业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新城疫仍是我国常见、危害严重的禽类传染病,在养殖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各个品种也都易感,对我国养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由于**的广泛应用,当前新城疫主要是以**型新城疫为主。下面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新城疫**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一、新城疫**应用现状
目前由于养殖规模和水平差异较大,在新城疫防疫上也混乱,特别是养殖密集的养殖户在防治新城疫**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凭主观经验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一个月左右就免疫一次,而且剂量越来越大。频繁免疫,超剂量免疫比较普遍,结果机体抗体[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 Ig),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kangti]被**反复中和后,呈波浪式或锯齿形升降,难以达到或维持保护性水平,甚至形成免疫依赖、免疫空白期或免疫麻痹,免疫应激大,产蛋率低。甚至有些鸡场出现做苗后情况略有改善,过不到十天又反弹。
二、合理安排免疫间隔
每个养殖地区都有相应的免疫程序,是结合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出来的,养殖户按表执行就能达到较高的保护率,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下列情况。
(一)由于疾病、时间安排等情况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两种或多种**同时使用,导致两种**使用间隔时间过短的情况。在养殖户看来,所有的免疫都做了就不会出现问题,而往往不注重免疫间隔。但事实上,**之间受抗体排他性影响会发生竞争性干扰,加重机体的抗原反应,引起记忆应答紊乱,降低免疫效果。因此在做免疫时应考虑错开**相互干扰的影响。
(二)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有的鸡场新城疫频发,养殖户就频繁不断地接种**。间隔短到十天半月就做一次,他们认为**做得越多保护率越高。实际上抗体效价有一定的消长规律,在短期内重复使用**,除了有中和抗体的弊端外,频繁的抗原**,还会造成机体应答反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使家禽丧失对病原的抗御技能,引起发病。有的鸡场发病率低就人为减少了免疫次数,延长了免疫时间,造成免疫断档,致使抗体水平低于安全滴度而引发新城疫。要想免疫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消除这些人为的因素,正确处理免疫次数和免疫间隔时间。
三、新城疫**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1.冻干苗:冻干活**分弱毒苗和中等毒力苗;
(1)弱毒苗:包括Ⅱ系(B1株)、Ⅲ系(F株)、Ⅳ系(Lasoda 株)、V4株和**株等。 Ⅱ系(B1株)和Ⅲ系(F株)苗特点相似,主要用于雏鸡免疫,其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饮水、气雾等,其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 性。]较差,免疫效果不理想,不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保护力不强,特别是在强毒株流行的地区,对鸡群的保护率不足10%,因此应用较少。 Ⅳ系(Lasoda 株)是国内应用广泛的毒株,其免疫原性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抗体效价高,适合于各种年龄鸡的免疫。多见于单苗或联苗,如新城疫传支二联苗(ND-IB28/86、ND-IB ma5)等,其免疫方式主要有饮水、滴鼻、点眼、喷雾等,但注意两个方面:①首免不用喷雾免疫,易引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鸡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性伤害,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②在使用饮水滴头的鸡场,不建议使用饮水免疫,建议喷口或滴鼻,滴头饮水器易造成饮水不均、**损耗、甚至传毒。 **株**也是在Lasoda 株基础上**而成,目前市售的主要有进口的Clone-30、N-29和国产的Clone-83、N-79等,其中Clone-30应用较广;Clone-30其毒力低,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用于任何日龄鸡。一般通过滴鼻、点眼、肌肉注射等方法免疫,免疫7~9天后产生免疫力,可持续2个月左右。 V4(耐高温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耐热性,可常温保存,在近30℃的高温环境下保存60天,其效价和活性基本不变,并且其还有自然传播性,能通过空气、水源等方式传播,产生较高血清抗体,具备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是较好的弱毒株,其使用安全方便,现在国外广泛使用,国内应用较少。
(2)中等毒力苗:包括H株、Roakin株和Mukteswar株等,我们常用的是Mukteswar株(即Ⅰ系)。Ⅰ系苗使用后免疫产生快,3天产生抗体,保护时间长,一般能维持3个月左右。主要应用于基础免疫的鸡群、加强免疫等,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其大的缺点是应激大,对产蛋高峰期的鸡群有影响,并且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的危险,现在出现了**Ⅰ系,其应激较小,但仍有散毒和返强的危险,鸡场需慎用。
2.灭活苗:用福尔马林或β-丙内酯将在尿囊液的培养的**灭活,再用灭活油佐剂制成“油包水”或“水包油”油*剂灭活苗,油*剂灭活苗不含活**,使用安全,经加入佐剂后免疫原性增强,保护时间更长,受母源干扰更少,能诱发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一般接种后10-14天产生免疫力,20天左右达峰,维持时间在3个月左右,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现在有厂家出品强毒株灭活苗,其免疫抗病力更强,值得推广。 灭活苗虽然只能通过注射接种,但其安全性高,特别在现在新城疫高发或强毒高发期,不会引起潜伏期的鸡群发病,相比于弱毒冻干苗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养殖户不能因为注射麻烦而选择冻干苗饮水,往往引起发病后悔不已。 和美华集团技术服务中心大力推广蛋鸡的防疫以油苗为主,特别是新城疫的免疫更是如此,建议在7~10日龄、50日龄、100日龄左右分别进行3次油苗单苗免疫;产蛋后在180~190日龄、270-280日龄分别用新城疫-H9二联苗0.7ml/只**皮下注射;在21日龄、70日龄使用H5+H9皮下注射;在开产前100龄用新城疫-H9二联油苗0.7ml/只注射,同时注射2倍量的I系苗;对于新城疫提倡点眼、滴口、注射免疫,新城疫、禽流感(H5、H9)每2个半月免疫一次,并且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同时较高时抵抗能力强,防治效果才更有效。
雏鸡早期新城疫免疫应坚持的原则
1、活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活苗可为鸡群提供局部粘膜抗体,保护疾病入侵的门户。通过**在体内的占位性免疫,先入为主,干扰野毒的入侵。灭活苗产生的抗体高且维持时间长,无论是峰值抗体还是低值抗体均比只用活苗组高2~3个滴度左右。但灭活苗的使用日龄应为1~2周龄,过早免疫不能产生有效抗体,晚免则抗体产生延迟。
2、提倡1日龄活苗免疫,尽早产生局部粘膜抗体。雏鸡30日龄以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不健全,对侵入机体的**清除能力差,对注射灭活苗产生的免疫应答低,早期抵抗新城疫**感染的机制主要依靠的是粘膜的局部免疫作用。尽管10日龄前活苗免疫由于免疫**尚未发育成熟、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首次免疫等因素存在,不能产生良好的体液抗体。但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局部粘膜抗体和免疫记忆细胞,且这种抗体的产生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因而要尽早落实活苗免疫。
3、育雏期间3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以1~2周为佳。即1日龄首免,1~12日龄二免,21~24日龄三免。机体接受抗原**以后,在产生体液免疫的同时野产生免疫记忆细胞,在1~2周的间隔时间内,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免疫记忆细胞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细胞2周会产生生理性脱落,导致免疫记忆丧失。所以育雏期间相邻两次免疫时间间隔1~2周为宜,时间过长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4、无论采用哪种免疫程序,都不能给2~4周龄的鸡群提供有效抗体保护,此年龄段是疾病易感期,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5、鸡群经过3次活苗和1次灭活苗免疫后,监测育成鸡的抗体变化规律,发现在8~10周龄、15~17周龄抗体有下降趋势,因而在这两个阶段应进行活苗免疫;同时为了产蛋期有一个高且稳定的抗体,在产蛋前的3~4周需有一次灭活苗免疫。
6、由产蛋鸡新城疫免疫后的抗体变化规律看:产蛋期需2~4个月活苗免疫一次。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介绍新城疫**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按照以上接种**可以防治新城疫的发生,为了避免不造成养殖经济损失,养殖户提前作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