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滴虫[滴虫是一种极微小有鞭毛的原虫生物,用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病是林下散养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是因为鸡误食了还有一些线虫虫卵的蚯蚓导致,患病之后症状比较明显,会导致肝脏出血,或者坏死,影响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为此,应该重视对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工作,减少该疾病所造成的影响。今天为大家介绍鸡组织滴虫病如何诊断?鸡组织滴虫病防治方法!

  

鸡组织滴虫病如何诊断?

  

一、病原形态特点

鸡组织滴虫病如何诊断?鸡组织滴虫病防治方法!

  禽组织滴虫病的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形性虫体,大小不一,近圆形或变形虫形,伪足钝圆。盲肠[盲肠cecum: 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腔中虫体的直径为5~16μm,常见一根鞭毛;在肠和肝组织中的虫体无鞭毛,初侵入者为8~17μm,生长后可达12~21μm,陈旧病变中的虫体仅4~11μm,存在于吞噬细胞中。细胞核呈球形、椭圆形。

  

二、生活史[生活史是生物学家很熟悉的概念,它可定义为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特点

  组织滴虫的生活史非常复杂。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病鸡排出的粪便[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中含有大量的原虫,会污染饲料、饮水和土壤,导致鸡的重复感染和传播。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可进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并进入卵内。当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后,组织滴虫因有异刺线虫虫卵的卵壳保护,在外界能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随火鸡和鸡粪便排出的组织滴虫则非常脆弱,数分钟即死亡。蚯蚓为组织滴虫的贮藏宿主。

  鸡组织滴虫病易发生于2周至3~4月龄以内的雏鸡和育成鸡,特别是雏火鸡的易感性强,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该病也见于肉用仔鸡和许多被捕获的的野鸟。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呈隐**染,成为带虫者,有的慢性散发,对同场饲养的火鸡危害大。

  

三、症状

  组织滴虫主要侵害肠黏膜细胞,随血液进入肝脏并形成病灶。病鸡表现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缩颈,不时发出异样叫声,时而闭目呆立一隅、时而蜷缩在墙脚。排淡**或黄绿色粥样粪便,严重者排血便。发病后期或死亡前头部皮肤呈暗紫色或紫黑色,故又称为“黑头病”。

  

四、病理变化

  该病主要损伤肝脏和盲肠,又称之为盲肠肝炎:表现为盲肠呻大,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子,有的表现夸_亚重的盲肠损伤、出血。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或呈圆形的类似铜钱的微微下陷的坏死灶。有的病例,黑头和肝脏坏死不是很明显,单就盲肠的变化和血便,很容易和球虫病混淆,希望引起养殖户的注意,不要盲目用药。

  

鸡组织滴虫病防治方法!

  

预防

  

1、定期添加驱虫药物

  对本病除用常规免疫和抗菌药物预防外,同时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因为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内可侵入禽的异刺线虫体内,并转入其卵内,随同异刺线虫卵排到外界,组织滴虫因受到虫卵的保护,能够生存较长时间,成为重要的感染源。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等,驱除鸡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使组织滴虫没有传播媒介。

  

2、及时清除粪便

  将粪便堆积于固定的地方,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以**异刺线虫卵。

  

3、避免混养

  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幼鸡与成年鸡应分开散养,鸡与火鸡不能混养,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不和其它禽类混群饲养,以免互相感染;禁用蚯蚓喂鸡

  

治疗

  

1、隔离病鸡

  病鸡在治疗过程集中饲养,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病死鸡只尸体,焚烧或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2、消毒粪便和环境

  清除病鸡散养场地的粪便、垫料,同时散养场地用百毒杀或3%氢**钠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另外做好周围环境的消毒。

  

3、药物治疗

  (1)甲硝唑:按250~300克/吨混饲,连用7天;(2)也可采用一二甲基一五一硝基咪唑进行预防,预防量为150~200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为400~800毫克/千克饲料,5~7天为1个疗程。

  

4、防止继发感染

  可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或氧氟沙星兑水喝,连喝5天。

  鸡组织滴虫病如何诊断?鸡组织滴虫病防治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另外,在病情控制以后,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混饲投服左旋咪唑驱杀异刺线虫。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K3和维生素A,连用10天。提高病鸡的抗病力,促进病鸡康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