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内蒙进行技术讲座,很多客户问及肉鸡猝死[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症的问题,现将肉鸡猝死症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与防治解答如下。肉鸡猝死症是养鸡业中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非传染性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的主要病症之一;该病常发生于生长过快、肌肉丰满、外观健康的幼龄仔鸡[鸡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才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尤以肉仔鸡的发病为普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在05%~5%之间,其中公鸡的死亡数量占总死亡数量的75%~80%。该病随着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加工业的不断进步和肉鸡品种的改进,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这也是造成肉仔鸡育成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严重时给养殖户造成具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的发生与防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肉仔鸡猝死症的发生与防治

  1.临床症状:

肉仔鸡猝死症的发生与防治(图)

  1.1 鸡发病前无任何明显症状,死亡快、急性的从发病到死亡时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多在采食、饮水或走动时突然失控,突然发生共济失调,向前或向后跌倒,翅膀剧烈扇动,肌肉痉挛,发出尖叫而死亡,死后两脚朝天,背部着地,颈部扭曲或伸直,多数死于饲槽边。

  1.2 部检变化:死鸡发育良好,头部发紫,鸡冠、肉垂和泄殖腔充血,肌肉苍白,肺部淤血,暗红色水肿,肝脏肿大苍白,脾、甲状腺、胸腺全部充血,肾为浅灰或苍白色,心包液增多。

  2.发生原因:

  猝死症发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炎、心脏损伤等导致肺水肿,呼吸困难而死亡;二是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饲料中能量、蛋白水平过高引起代谢障碍所致。另外,各种应激因素、遗传及个体因素等也是导致本病的一个原因。

  2.1 饲料营养:饲料中营养水平的高低及饲料类型等与猝死症发生有关。试验表明:肉仔鸡日粮中增加油脂的鸡群猝死显着高于不加油脂的鸡群,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颗粒料比用相同成分的粉料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高。另外,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时,猝死症的发病率也较高。

  2.2 各种应激:突然的惊吓、防疫、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大、通风**、饲养密度过大等均会引起猝死症的发生。另外,鸡舍的变更、饲养人员的变更等也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2.3 遗传及个体因素:不同的品种、品系、性别、日龄、生长速度、体重等猝死症发病率也不同。公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母鸡,生长速度快,体况良好的鸡易发病;就日龄而言,整个饲养期均可发病,但2~5周龄发病率高,以后逐渐下降。

  2.4 其他因素:据报导,鸡静脉注射20%的*酸,经几秒钟后即出现典型症状,故酸碱平衡的失调可能与猝死有关。另外,离子载体抗球虫药及球虫***等也能使猝死症的发病率增加。

  3.防治措施:

  3.1 改进饲料配方,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用粉料代替颗粒料。改变饲料营养水平,降低能量、蛋白水平;用现成料的可加2%~5%的玉米碎粒,或用半颗粒料代替颗粒料,即自配粉料与现成料混和饲喂,经实践证明可降低猝死症的发病率。

  3.2 限制饲喂,控制肉鸡生长前期的生长速度,可降低发病率,后期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和增加饲喂量,弥补前期的生长不足。

  3.3 合理使用药物,生长前期尽量不用土霉素或添加动物副产品,少用抗球虫病的药物或消毒剂。防疫前后各一天,饲料或饮水中维生素的添加量加倍。

  3.4 控制**环境的影响,鸡舍要远离闹市,防止突然惊吓,调节好温、温度搞好鸡舍卫生,密度适当,光照强度不能过大,加强通风。

  3.5 治疗本病可用电解**,连喂5~7天,可降低死亡率。用05%的碳酸氢钠、03%的氯化钾饮水也有一定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