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高,对各种家禽易感性,各种野禽也易感。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通常发生于产蛋鸡群,对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禽霍乱是什么病,禽霍乱怎么治”:
禽霍乱是什么病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
一、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常发生在刚爆发的初阶段,不显现任何症状,常在放牧或奔跑中,突然倒地,扑动翅膀即死亡,有的在食后突然倒地死亡,或者晚间一切正常,翌日早晨即发现不少鸡死亡,肥胖的鸡容易发生最急性型。
(2)急性型
病鸡精神呆顿,离群独处,尾翅下垂,打瞌睡,不愿走动。此时食欲减少或不食,体温升高,口渴增加,从鼻和口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摇头,病鸡剧烈腹泻,排出恶臭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病鸡瘫痪,不能走动,常在1~3天内死亡。
(3)慢性型
在流行过程中,能耐过急性型的可转为慢性型。病鸡进行性消瘦,食欲持续性减退。有些病鸡一侧或两侧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病程常为几周甚至1个月以上。
二、剖检变化:
急**例常无明显的剖检病变,有时只见心冠沟脂肪有少量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急性型病例剖检病变较为典型:皮下组织有少数散在性出血斑点;心包液增多;心冠沟脂肪、心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稍肿大,表面散布数量不等的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肠道以十二指肠和大肠黏膜充血严重,呈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混有血液。
禽霍乱怎么治
一、治疗措施:
治疗禽霍乱药物很多,必须结合本场以往用药情况,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青霉素加链霉素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每羽5万~10万单位,每天1~2次,连用2天,并在饲料中加喂复方敌菌净或禽菌净,拌料喂服3天;氟苯尼考[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中文名称: 氟洛芬;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与丁胺卡那霉素组合配方注射或口服;用针剂时,每千克体重0.4毫升肌肉注射,1日1次,用1~2次;喂料时,氟苯尼考粉剂,用3~5天;**沙拉沙星饮水每100千克水加10克,拌料每40千克料加l0克,连喂3~5天;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每50克加水250千克,连用3~5天。
二、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因素,保持好鸡场、鸡舍的环境卫生,定期严格消毒。如发生本病,立即对群鸡进行**、隔离、检疫和消毒,对假定健康鸡,用禽霍乱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2)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把**(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禽霍乱G190E40活**,本菌苗供预防禽霍乱用,可用于3月龄以上的鸡、鸭、鹅。根据瓶签注明的鸡羽份数,按每羽份加入0.5毫升的20%氢**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摇匀后在鸡、鸭、鹅的胸肌内接种0.5ml。鸭、鹅的用量分别是鸡的3倍5倍羽份,用本菌苗接种后三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三个半月,在有禽霍乱流行的场,可每三个月预防接种一次。
预防禽霍乱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进行**接种,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以上就是“禽霍乱是什么病,禽霍乱怎么治”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