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初产蛋鸡非病原[病原,指病因。]性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的因素主要是喂饲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不合适导致。初产蛋鸡的生理变化大,饲料稍作变更就很容易**其肠道,引起腹泻。若在初产蛋鸡腹泻期间用抗**药加抗生素治疗暂时有效或无效,停药后复发,当蛋鸡的产蛋率上升至75%~80%时,拉稀症状自行减少,这种情况一般可判断为非病原性腹泻。

  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分析:

  (1)在蛋鸡16周龄以后,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的含量过高,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引起初产蛋鸡非病源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介绍

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2)初产蛋鸡饲料中含有的大量的石粉或贝壳粉能促使其肠道蠕动加快,导致非病原性腹泻。

  (3)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或豆粕熟化不够,也可**肠道,引起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

  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降低初产蛋鸡育成后期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添加米糠,将麸皮的添加量控制在10%以内。对初产蛋鸡进行换料时要进行过渡饲喂,一般在3天内换完,以防饲料中含量较高的石粉和粗蛋白对其肠道造成**。

  (2)适当控制饮水,在饮水中添加消化道抗菌剂[抗菌剂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的化学物质。],每只蛋鸡饲喂1~2片鞣酸蛋白,早、晚各1次,中午添加电解**饮水,连饮3天。停药1~2 天后再添加益菌多,每1000只鸡用50~100克,连用3~5天。

  (3)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使用中草药方剂,组方为:苍术2份,厚朴、白术、干姜、肉桂、柴胡、白芍、龙胆草[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黄芩各1份,活性炭0.5份,煎水服用,药渣拌料,每只鸡用2~4毫升,连用35天。

  以上就是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方案介绍,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