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禽畜产品对药物残留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但现实畜禽养殖生产实践中,虽然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但免疫失败依然屡屡发生,那么,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避免家禽免疫失败的发生?
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
1、**选择和使用不当
1.1**的选择不当
选择无农业部GMP认证、无兽药生字(xxxx)xxxxxxxxx或农医药便函[xxxx]xxx号批号的生产厂家的**或三无产品,会造成免疫失败或引发更大或新的疾病流行。
1.2**免疫途径和日龄不当
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没有根据导致每种疫病发生的**本身的特性、组织亲嗜性、易感日龄和感染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正确的**免疫接种途径,很容易造成免疫失败,可能引发疾病。如灭活**[活**是指将细菌或**在人工条件下促使其变异,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和繁衍能力和剩余毒力,接种后在人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繁殖或复制,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导致人发病。]只能采取注射免疫(肌肉或皮下注射)的方法才能够**体态产生足够的抵抗外界**感染的抗体,但采用饮用的方法就会造成免疫失败。有些**免疫日龄要求严格,如MD**必须在雏鸡出壳24小时内接种,鸡贫血因子只适于10-16周龄鸡的免疫,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脑脊髓炎活**必须在种鸡开产前4周免疫接种,如接近开产或产蛋后免疫会造成**毒直接垂直传染给子代,造成雏鸡发生脑脊髓炎病。传支活**H52只能用于30日龄以上,且经过H120基础免疫的鸡群,如首免(1~3日龄或7~10日龄)使用H52进行传支免疫接种,极易引起强烈的免疫应激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免疫操作不正确
对于**免疫接种来说既要追求速度又要确保免疫质量,反之,虽然进行了**免疫,但不会收到确实的免疫效果。如点眼、滴眼免疫时,**液没有完全吸收就放鸡;饮水免疫时因饮水器数量不足而个体鸡只饮**不均匀,饮苗时间过长、过短或**稀释液[简介稀释液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所需的纯溶液加水(或其他溶剂)而降低浓度后得到的溶液,注意:是混合物!!!在日常的实际实验操作中,我们往往不需要纯溶液进行实验,因此采用加水稀释的方式来得到浓度较低的溶液,从而更好的实验。]中没有添加**保护剂(2%的脱脂鲜牛奶或0.3~0.5%的脱脂奶粉),都会造成因个体鸡只免疫剂量的过量或不足而引起免疫失败(如含传支的活**,无论是滴鼻、点眼还是饮水免疫,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否则因**抗原的衰减速度加快而造成免疫失败)。
1.4**保存、运输温度不合理
冻干**的贮存和运输过程必须保持在冷链状态下,切忌反复冻融和阳光照射造成抗原的大量损失而影响**的使用效果;灭活苗也要在2-8℃条件下贮存和运输,确保**效价不受影响。
1.5滥用**
有很多养鸡户**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如随意加大免疫剂量,这不仅干扰鸡只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正常的应答反应、且极易产生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两种或两种以上**随意搭配,出现抗原竞争现象而造成另一种**免疫失败(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两种活的单**混合使用会因为传支抗原干扰机体对新城疫抗原的免疫应答,而引起新城疫的免疫失败)。
1.6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
免疫程序不能根据养殖场周边地区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生搬硬套别人的程序,有时会造成免疫一种**后就发生该种疫病。
1.7稀释液使用不当
对于活**好选用生产厂家随带的免疫稀释液,如没有稀释液可选用灭菌生理盐水、去离子水(蒸馏水)或纯净水。若选用含有消毒剂或漂**的水来稀释活**,水中的消毒剂成分会使活**的抗原失活,大大降低**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2、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病的存在
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总称。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免疫耐受、应激和抗原竞争等,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目前主要有MD、AL、IBD、CIA、RE、REO等多种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均可损害禽类的免疫**如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引起鸡免疫系统的损害而导致免疫抑制,此外,NDV、AIV、球虫病等也可引起禽类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
3、应激频繁
现代养禽业使禽类每时每刻都处于应激因素的包围中,如炎热天气、运输、捕捉、化学物质**、频繁免疫接种等。这些应激因素**脑垂体产生过量促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T淋巴细胞的损害,使得法氏囊、胸腺、淋巴样组织机能退化,免疫**对抗原**的应答能力降低,从而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4、营养不均衡或缺乏
饲料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分都对鸡免疫力有显著影响。营养缺乏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缺乏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造成抗原的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引起免疫不完全或免疫失败。
怎么避免家禽免疫失败的发生
1、选用优质**,采用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和接种途径
选用质量有保证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优质**,采用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和免疫接种途径,是防止免疫失败的重要手段的基础,因此采购**时一定要选择有农业部GMP生产许可证、兽药生字(xxxx)xxxxxxxxx或农医药便函[xxxx]xxx号的正规生产厂家的**;免疫操作方法和剂量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如灭活**只有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法,才能够**机体产生有效的抗体。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周边的疫情变化、季节变化、流行病发生的规律或本场内多年的抗体监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达到**免疫确实有效的作用,保证畜禽的健康。
3、正确、合理使用**
3.1避免**间的相互干扰:传支、新城疫、传喉等经呼吸道途径感染传染病的活**免疫需要间隔7~10天;
3.2避免盲目加大免疫剂量:有些人认为免疫剂量与免疫效果成正比,所以盲目加大免疫剂量如新城疫Ⅰ系8~10倍量接种。虽然**免疫剂量、**毒株毒力在一定范围内与免疫效果有正相关关系,但盲目加大**用量会造成免疫麻痹,使机体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耐受而导致**免疫失败;
3.3正确选择**种类:对于本地区或养殖场从没有发生过的疾病,好不要盲目引进新的活**毒株进行免疫预防,尤其是中强毒株如新城疫Ⅰ系、法氏囊W2512或MB株等,因有些强毒株可能造成毒力返强而使养殖场或附近区域受到强毒污染。
4、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对于IBD、CIA、REO、等引起免疫抑制的传染病,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该类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应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抗体监测工作,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对于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等疾病,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的**免疫接种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只能根据实验室定期监测,及时淘汰阳性鸡,从而达到净化种鸡群,防止该类传染病垂直或水平传播。
5、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提高饲料质量
提高饲料质量,保证免疫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所需的蛋白质,通过提高家禽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避免饲喂含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以及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避免家禽营养**或患有慢性营养消耗性疾病所导致的免疫反应低下而引起的免疫失败。
6、加强家禽的饲养管理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加强鸡舍的环境控制,尤其是做好禽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处理好保温盒通风的矛盾,保证鸡舍湿度适宜,降低禽群饲养密度,给鸡营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鸡群非特异性的免疫力,避免免疫失败。
7、建立健全养禽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通过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将病原微生物拒之场或舍外,提高鸡群的健康状况,避免鸡群不健康的状况下免疫而造成的免疫失败。
8、适当应用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在禽类抗体水平偏低易感染传染病的重要阶段(如蛋鸡在30、60日龄左右和产蛋鸡进入产蛋高峰前的爬坡阶段),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预防细菌和**发生的药物(切忌使用引起免疫抑制的药物)或高品质的多种维生素,可有效缓解因机体抗体水平低而引发的传染性疫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怎么避免家禽免疫失败的发生的具体内容,只有正确选择正规的有农业部GMP生产许可证,有兽药生字批准文号的兽用**,且采取正确的免疫接种途径和操作方法,制定合理的适合养殖场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及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等措施的落实,才能避免免疫失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