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饲养实践中发现肉种鸡特别是笼养肉种鸡卵黄[卵黄(yolk),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性腹膜炎[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死淘率在10%~15%或更高,造成肉种鸡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治疗难度大、效果差,需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鸡卵黄性腹膜炎病理
1.病原因素
①禽感冒**感染,产蛋鸡会出现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卵子液化,输卵管[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
②发生鸡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时,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卵泡膜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③产蛋鸡感染鸡白痢或鸡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时,会引起卵巢炎,卵泡出现充血、变性、破裂,造成卵黄性腹膜炎。
④鸡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能引起产蛋鸡输卵管炎,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变色,输卵管伞部粘连,卵泡落入腹腔造成腹膜炎。
2.饲养管理因素
①肉种鸡l7一l9周龄是性**[性**,全称为生殖**,是指在复杂生物体上任何与有性繁殖及组成生殖系统有关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属于**)。]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周增重达不到标准,将严重影响到鸡群性**的发育。加光后鸡群性**发育异常,产蛋初期双黄蛋的比例就会增高,产蛋后期卵黄性腹膜炎发病率将会增高。
②肉种鸡在2l一28周龄,因过度加料造成种鸡过肥超重,产蛋后期易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③加光与鸡群的个体发育及性发育整齐度不协调,即加光时鸡群个体体重没达标,未发育成熟,这样加光加料后,会造成未发育成熟鸡群的体重迅速超标,排卵异常,会出现初产蛋重偏低、双黄蛋、脱*鸡及鸡腹膜炎比例增加等现象。
④肉种鸡笼养时,因人工输精操作不当而引起腹膜炎。输精人员输精时手法不正确易划伤鸡输卵管口,造成输卵管感染而引起腹膜炎,翻*人员习惯用大拇指挤压鸡腹部,易造成种鸡卵黄性腹膜炎。
⑤产蛋期间,种鸡对周围环境、进舍人员非常敏感,易发生炸群现象,剧烈运动易使成熟的卵泡跌入腹腔而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临床症状
卵黄性腹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病鸡精神沉郁,不食,鸡冠萎缩,愎部下垂,拉稀粪,3~5天后死亡。慢性型病鸡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病后期愎部嘭大下垂,有时在泄殖腔周围可触摸到硬块,站立时呈企鹅样姿势,拉稀粪,逐渐消瘦,皮肤呈青紫色,后衰竭而死,耐过者消瘦,丧失产蛋能力。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蛋黄或灰**炎性渗出物,肝脏表面覆盖一层**或浅**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管互相粘连;部分腹腔积有蛋黄凝块,有时这种凝块可达到拳头大小;卵巢中卵泡变形、变性、变色,有破裂的卵泡。**性疾病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会有相应的病理变化;细菌性疾病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腹腔有腥臭味。
鸡卵黄性腹膜炎怎样防治
1.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免疫程序,认真做好禽流感H**免疫,在开产前进行抗体监测,如果抗体不足必须进行补免。
2.按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做好**免疫,定期监测HI抗体,适时加强免疫,使产蛋期鸡新城疫抗体高而整齐。
3.从无鸡白痢的祖代肉种鸡场引种,并做好种鸡群的检疫、药物预防及环境消毒工作,能有效预防鸡白痢等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4.使用抗菌药物或微生态制剂,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及饮水清洁,定期带鸡消毒是防制鸡大肠杆菌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可以用本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作的油*剂或蜂胶佐剂灭活苗免疫来防制鸡大肠杆菌。
5.肉种鸡l5周龄以后,如果超重应重新制作体重曲线,这个曲线应平行于标准体重曲线,保证肉种鸡l7~l9周龄的周增重。
6.肉种鸡2l周至开产这段时间应按标准周增重加料,防止加料过快,造成种鸡超重。
7.加光时间不能按周龄固定不变,何时加光应根据鸡群的个体发育及性发育整齐度来决定。
实践证明,触摸母鸡耻骨间隙100%达到两指至两指半(约4cm)时加光为适宜。
8.人工输精时,翻*人员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按压鸡尾根和腹部,当腹内压增大时,输卵管口便可翻出,禁止只用大拇指顶压鸡腹部。
9.产蛋期间尽量减少应激,防止鸡产蛋期炸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鸡卵黄性腹膜炎怎样防治全部内容。小编建议大家为鸡群建立良好的鸡场环境,制定和调整鸡群的免疫程序,选择正确的接种方法、途径、剂量,合理安排**接种时间,才能更好预防传染**毒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