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鹅过程中,鹅绦虫病是危害着养鹅业中的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导致导致鹅只生长发育受阻和产蛋性能下降,乃至发生大批死亡。那么,如何防治鹅绦虫病?

  症状

  当鹅患有该病时,鹅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食欲减少或不食,头颈缩回,走路无力,摇头,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日渐消瘦,发育**。病程后期头向后背,肢体强直,痉挛抽搐,呈划水动作而死亡。

鹅绦虫病的防治措施(图)

  治疗方法

  1、利用硫双二氯酚,200-30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一次性投服。

  2、利用槟榔南瓜子[南瓜子,中药名。]合剂,将南瓜子炒熟去皮,连同槟榔片研为细末,按槟榔1份,南瓜子10份的比例制成合剂。服用时按槟榔末1克/千克体重的用量计算药量,直接填喂,喂后饮水。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3、利用丙硫苯咪唑片,10-2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服用,共给药2次,间隔10日。

  4、由于剑水蚤及甲壳类动物为鹅绦虫的中间宿主,因而不要到死水塘及有中间宿主的地带去牧鹅。

  5、该病夏秋季节多发,因而在秋末、春初放牧前对成鹅驱1次虫,雏鹅鹅苗在1月龄以上驱虫1次。对其粪便应作堆积发酵处理,以防止污染雏鹅鹅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