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滴虫[滴虫是一种极微小有鞭毛的原虫生物,用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盲肠cecum: 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
除鸡和火鸡外,异刺线虫也是组织滴虫的宿主,蚯蚓为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的主要传播媒介。3~8周龄的鸡多发,死亡率较高,棚养鸡及成年鸡一般只表现为散发,出现零星死亡。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多发生于夏季,尤其在多雨闷热天气期间多发。
症状
病鸡垂翅、低头、闭眼、羽毛松乱、怕冷,拉淡**或暗绿色稀便,病情严重的拉血便。嗜饮,嗉囊内充满水。后期因血液循环障碍,病鸡的皮肤、冠及肉髯发紫,因而有“黑头病”之称。病鸡经3~5天后逐步衰竭死亡。
预防
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更换垫料,防止带虫体的粪便污染饮水和饲料。经常清除场地表面的松土,压实地面,杜绝蚯蚓活动。定期采用驱虫净驱除盲肠内的异刺线虫,用量为每公斤鸡体重40~50毫克,拌料投喂。
治疗
鸡发生本病,每公斤饲料中加入0.25克甲硝唑[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也有效。](灭滴灵[适应症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作用为治疗*道滴虫病的首选药物。]),连喂2~3天,重症病鸡可用甲硝唑1.25%悬浮液直接滴服,用量为每次每只1毫升,每天2~3次,连用2~3天。同时用黄连素0.01%浓度饮水。也可选用以下中药配方:白头翁20克、苦参12克、秦皮10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乌梅20克、双花12克、甘草15克、郁金15克,煮水加糖诱饮,供100只雏鸡一天用量,中、大鸡酌情加量,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