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禽痘[禽痘又称白喉,以体表**处皮肤痘疹(皮肤型),或在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白喉型)为特征。]呢?相信很多的养殖户并不陌生,但是有很多的养殖朋友对此病却是束手无策,相信他们也用过很多的药物但是治疗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此病反反复复治疗的很是麻烦,要是有一种好的药就好了,禽痘如何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能更快速的确定病情,减少损失,小编为您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禽痘如何诊断
禽痘在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之一,阻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黏膜[尽管在消化系统的每个**都有它特别的功能,它们的内壁都有几乎相同的结构。]上形成典型的痘疹[痘疹大约在汉代由战争的俘虏传入中国。]和特殊的痂皮及伪膜,结合其发病情况,如蚊虫发生的夏季、初秋以皮肤型多见,而冬季以黏膜型多发;老龄鸡有一定的抵抗力,而1月龄或开产初期产蛋鸡有多发的倾向,常可作出初步诊断。
应用组织学方法寻找感染上皮细胞内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和原生小体,也有较大诊断意义。黏膜型禽痘开始时较难诊断,可用病料接种鸡胚或人工感染易感鸡。
病料可用痘痂或口咽的假膜,制成1﹕5~1﹕10的悬浮液,接种于10~11日龄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5d~7d后绒毛尿囊膜上可见有致密的增生性痘斑;或将病料擦入已划破的冠、肉垂、**部皮肤或拔去羽毛的毛囊内,当接种鸡在5d~7d内出现典型的皮肤痘疹时,即可确诊。
此外,也可采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血凝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在鉴别诊断上,本病应与白念珠菌[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引起*道炎的是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病、毛滴虫[毛滴虫目(Trichomonadida)的动鞭毛虫。]病、维生素A缺乏症、啄损及外伤相区别。
白念珠菌和毛滴虫的感染与黏膜型禽痘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相似,但形成的假膜附着程度有很大差异。白念珠菌、毛滴虫的感染,病变是较松脆的干酪样物,容易剥离,且剥离后不留痕迹。维生素A缺乏时,眼和口腔黏膜也有与禽痘相似的病变,但全身症状较为明显,眼明显肿胀,有多量的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肿大,充斥着大量尿酸盐,成网状结构,输尿管肿胀,且食道有白色的小脓灶。
发生黏膜型禽痘时,其呼吸道症状与其他呼吸**疾病(如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和支原体感染)很相似,而且多呈混合感染,此时必须进行剖检,观察喉头、气管黏膜上有无痘疹,是否形成假膜等。
怎么预防禽痘
禽痘又称白喉,以体表**处皮肤痘疹(皮肤型),或在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假膜(白喉型)为特征。禽痘是由**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类。多种野生禽类较易感染,鸟类如金丝雀、麻雀、燕雀、鸽、椋鸟也常发生痘疹。
发病季节主要是夏季和秋季,此时发病的绝大多数为皮肤型。冬季发病的较少,常为粘膜型。针对于此病一般会影响家禽的饲养效果使饲养成本大大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禽类的生长发育所以要是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一定要做好此病的预防了。
请教了有多年的行医经验兽医,可以使用一些药品进行预防治疗可以大大减低此病的发病率,首先选对鸡痘**预防,随后用瘟克佳加上沙特来进行预防;使用温克佳肌肉注射:畜禽每公斤体重一次量0.1-0.2ml,每日1次,重症2次。连用2-3天。混饮:每1L水加入本品0.5ml(即每瓶兑水200斤),连用3~5天。100ml:1g。再加上佳沙,混饮:每1L水加入本品0.5g(每瓶配200kg的水)全天药量分早晚次饮用,连服3-5天。
禽痘的发病以及传染,跟养殖户的养殖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所以怎么预防禽痘,并在实际养殖中加以应用,大程度降低发病可能性。禽痘如何诊断,在疫情爆发前扼杀于摇篮中,保护好养殖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