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蛋经过孵化,一般平均在第21天便能自行破壳[简介形容沙哑的嗓音。]出雏。刚破壳的幼雏[幼雏 词语 拼音 you zhi 是指小鸡的意思...]体弱娇嫩,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保持正常的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及较高的湿度。由于孵化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能,尤其在夏季破壳出雏期间常会发生超温现象,所以必须经常检查温、湿度。温度一般保持在37~38℃,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这样能促进幼雏顺利破壳,使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体质强健。
2.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否则易造成大批初生雏因过热和缺氧而闷死。
3.对破壳许久而不能出壳者,待壳膜呈枯**,尿囊血管萎缩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人工“助产”。
4.破壳出雏后,待绒毛完全干燥后,就要及时从出雏器中取出,同时职出所有空蛋壳,已取出的初生雏应置于暗处,让其安静休息。
5.初生雏体小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既要防止受冷又要防止受热。天冷时,如发现雏鸡成堆,拥挤在一起,是温度低、怕冷的表现。温度低容易造成感冒拉稀,成批冻死,或打堆挤压而死。所以幼雏应特别注意保温。天热时,如发现雏鸡张嘴喘气,则是温度太高的表现。温度太高不利于幼雏的生长发育,使幼雏生活力下降,抗病力减弱。此时应分散雏鸡,加强通风。但切勿突然放在风头上,由热骤冷,这样极易染病。一般5日龄内幼雏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