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鹅的方法,养鹅需要什么场地
1、为确保鹅能够在水中愉快的进行配种等工作,因此要求在鹅场的附近有江河、湖沼、池塘、沟溪等自然水源,若没有自然水源通常可以建造一个水池,以流动的水源为宜,水深一般在1-2m。鹅场附近不能过于吵闹,应该在远离村庄城镇的地方建造鹅场,利于卫生防疫。
2、养1000只鹅需要多大的场地一般需要根据养殖模式而定,若是采取放养模式一般需要2亩地,若是采取圈养模式一般需要1亩草地以及250平方米的养殖区域。要求鹅场中有充足的光线,而且有良好的换气性能并处于冬暖夏凉的状态,周围还应该有草质柔嫩且生长茂盛的草地可以供鹅采食。
3、养1000只鹅所需的场地大小取决于养殖模式。在放养模式下,通常需要2亩地;而圈养模式则需要1亩草地以及250平方米的养殖区域。养殖场应保证充足的光线、良好的通风换气,以及冬暖夏凉的环境。周边应配备生长茂盛的草地,以便鹅只采食。
养鹅技术,如何养,怎样养殖养鹅
1、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2、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
3、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可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65%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温室可用空闲房屋,塑料棚育雏更好。科学饲养。(1)启喂开食雏鹅出壳24小时后,进行饮水开食。
4、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雏鹅每成长一周,温度可以下调2℃左右,最后直至脱温。开食的话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
如何建造合适的养鹅场?
1、良好的鹅场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2、养鹅场选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水源:鹅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以沟、河、湖等流动活水为最佳。水深1-5米,人工建造的水池,水能经常更换,引进和排放都很方便,水质无污染。草源:养鹅场最好选择在附近有可供放牧的草地,或能方便到草源的地方。
3、育雏舍: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有流动的空气,舍内干燥但是却没有贼风,以每平方米养殖雏鹅5-15只(20日龄下)为宜。(2)育肥舍:面积一般为10-12平方米,并在里面设置好棚架。(3)种鹅舍:在舍内一角设置好产蛋间,在舍外设置好陆上运动场、水上运动场,并做好遮*设施。
4、舍内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过低,确保环境适宜并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做好通风工作。饲养密度:根据鹅具体的生长情况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每只鹅都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生长。重视消毒:定期对鹅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导致鹅染病。科学放牧:根据鹅的年龄以及天气情况决定放牧时间。
5、第一,养鹅场地的交通要便利 第二,电力系统要供应稳定 养鹅必须要用到电,在照明、孵化、饲料加工、供水等都是离不开电的,要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但是也要注意安全。第三,不要建在养鹅场很多的地方 如果建造在养鹅场多的地方水质很容易被污染,最重要的就是疾病的传播。
6、这是养鹅场的主要区域。完整的生产区域包括鹅舍、游乐场和游泳池。鹅舍的地势要稍高一点,操场要稍低一点。最好有坡度,便于排水。水上运动场应在鹅舍最南端,两间鹅舍之间应留有10m以上的隔离带。对于鹅综合养殖场,要考虑生产过程和防疫。功能鹅舍一般应根据主要风向和地形自上而下建造。
养鹅需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养才长得快!
- 大棚养鹅要注意合同签订、周边环境、水源和电力问题。- 考虑防疫和效益风险。问题十:鹅场选址和布局 - 鹅场应选择水源充足、草源丰富、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便于饲养和消毒。- 鹅舍内应分隔小间,宽度、地面、运动场和分隔都有具体要求。
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
及早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食欲,促进胎粪排除,宜饮清洁的冷水,忌饮冷开水、污水。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电解**,这对提高鹅苗成活率有很大帮助。适时开食,防止能量和养分供应相脱节,开食饲料中必须有青饲料。
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也相应增加。4-10日龄,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天喂青饲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米饭粒。如喂混合饲料,日粮配合比例为青料60 - 70%,配合饲料30%-40%。
怎么饲养小鹅
怎样养小鹅 喂食饮水:小鹅饲料应以新鲜多汁,容易消化的青菜为主,也可加入10-30%左右的米饭、熟玉米碎渣补充碳水化合物。喂食之前应使小鹅饮水,帮助消化,应严格控制饲料品质,避免喂食发霉食物。温度控制:小鹅一周大时应保持周围温度在25-28℃,长到二周时可适当降低到21℃以上。
小鹅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饲养小鹅时,如果光线不足,就会影响到小鹅发育,而如果光照过强,则会使得小鹅出现应激现象,导致其啄羽,需要在育雏室的上方按照生物补光灯,为小鹅调节光照。
选择小鹅:选择举止活泼、反应灵敏的小鹅。温度:需要根据日龄的不同来确定饲养温度。饲喂:应使用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养。分开育雏: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适当放牧: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
~4天后应该添加嫩绿的青菜叶进行饲养,但不能喂食干草,防止鹅吃完后口干,无限制地饮水肿死。放养。小鹅脱壳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放养了。第一次出门的时候,最好选择晴天的早上7~8点左右出发前,一点一点地喂食小鹅,使其半腹后,再将其赶出鹅舍。
怎么建设鹅舍?
建造鹅舍时,育肥舍内部要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棚架,周围可以用竹杆围成栏栅,围墙高65厘米左右,每根竹杆之间距离5-6厘米,以利于鹅伸头采食和饮水,鹅舍中间为通道,两边设好饲料槽。
种鹅舍的建设应考虑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通常分为固定式和简易式两种,内部的鹅栏设计有单列和双列之分。 双列式鹅舍位于中间的走道两侧设有陆地和水上运动场。由于双列式鹅栏的北面难以得到阳光照射,且在冬季结冰地区不适用,因此在这些地区不宜建造双列式鹅舍。
种鹅舍:种鹅舍应建封闭式鹅舍。这样的鹅舍投资较大,但饲养效果好,特别适合冬季饲养,鹅舍应座北朝南,长度不应超过60米,宽度不应大于7米。种鹅舍可容纳中小型鹅5-5只/平方米,大型鹅2只,以每舍饲养400只左右为宜。
地形和土质:场址宜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南向或东南向为佳。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宜。 鹅舍建筑。鹅舍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 育雏舍:育雏舍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而无贼风,最好设保温设备。
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出20~30厘米,地面可用黏土或沙土铺平压实,或用水泥地面。鹅舍正前面应设喂料槽和戏水池。蔬菜大棚改育雏室 育雏室也可以用蔬菜大棚改建,6米、8米连栋大棚均可,棚内地面垫高20厘米,周围三面挖排水沟,一面通活动场。棚顶先盖稻草、麦秆等,再覆盖塑料薄膜。
养鹅水槽怎么建造好看图片和养鹅饮水槽制作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