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鸡白痢发病增多,此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致死率达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七十,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鸡白痢病原

鸡白痢是由沙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感染病,这是一种革兰氏*性菌,此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十分钟就可以死亡,普通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例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2%的石碳酸[石碳酸,又称苯酚、羟基苯,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液、0.2%的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溶液,在数分钟内就可以将其**。

浅谈鸡白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二、鸡白痢流行特点

鸡白痢的易感动物是雏鸡和伙计,特别是2周龄至3周龄的雏鸡易发病,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高。此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经过消化道或者呼吸道传染,或带菌母鸡经过蛋传染给下一代。患病公鸡的**和**中含有病菌,可通过配种传染;病鸡粪便污染的卵化器,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育雏室内温度不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鸡舍拥挤、场地潮湿、环境卫生、饲料营养不全面,都是发病的诱因。

三、鸡白痢临床症状

此病多发生在雏鸡,出壳后四天至五天就会发病,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的逐渐增多,发病急性者,没有症状出现就会死亡,发病稍缓慢的雏鸡表现为没有食欲、怕冷、翅下垂、喜欢蹲在一起、沉郁和昏睡;同时会出现腹泻、粪便呈糊状、颜色为灰白色,病鸡的*门周围常常被粪便堵塞,引起排便困难,排便时同时发出疼痛的尖叫声。2周龄至3周龄病鸡到达死亡高峰,根据环境因素和污染的程度不同而致死率不相同,死亡率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八十,三周龄或四周龄以后,虽然也有发病,但是很少死亡。

幼鸡白痢多见于四十日龄至八十日龄的鸡,发病突然,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好,食欲差和下痢的鸡只,没有死亡高峰。此阶段的病鸡发病的时间长,可以长达二十天至三十天,死亡率一般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

成年鸡发生鸡白痢,多是雏鸡的带菌者转化而来的,会影响其他生产性能;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短,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和出雏率也下降。严重的有时会出现下痢的现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