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惊慌,啄斗,呼吸加快,饮水量增加,产蛋率降低等,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死亡的现象。本文针对鸡应激反应的原因、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鸡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

1.环境因素

鸡应激反应原因及防治措施

温度过高或过低,昼夜温差超过10℃,风速过猛或有贼风侵袭;*雨连绵,气压过低,空气湿度过大;通风**,有害气体如氨气、一**碳、硫化氢、二**硫等积极过多;噪音过强,突然出现异常的响声:动物*扰,如犬、猫侵扰,鸭、鹅的干扰,突然出现的老鼠、蛇等小动物,都会引起惊慌,一只鸡过度惊慌,就可引起通舍鸡大群*乱。

2.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因素

饲料营养不平衡,尤其是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饲料不稳定、不适口,笼养或网上饲养的鸡饲料中缺乏钙质和沙砾;饲料发霉变质,特别是玉米、油饼类饲料寄生黄曲霉菌[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鱼粉类饲料寄生肉毒梭菌;饮水不洁净或被污染,夏季饮水不足。

3.管理因素

未能及时断喙,分群不合适,均匀度[从中心到边缘的亮度分布是否均匀。]不一致;群体过大,密度过高,光照过强;管理粗糙,工作秩序不稳定;经常变换管理人员,有陌生人进入。此外,常规性的管理措施如限制饲养、强制换羽、更换饲料、注射**、人工断喙、定期称重、药物驱虫、使用磺胺药物等等,都能引起应激反应。

4.疾病因素

感染细菌、**、寄生虫、霉形体、衣原体时,都会出现很强的应激反应,即使发生普通疾病,也会出现很严重的应激反应。

鸡应激反应预防措施

一、降低饲养密度 一套设备以供养100只成鸡比较合理,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6~8只为宜。固定好鸡群后,不要随便再向群内投进新鸡。

二、谨慎转群移场 转群好在夜间进行,转群前2~3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捉鸡前1~2小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氯丙嗪,雏鸡每只30毫克,成鸡、育成鸡每只50毫克。

三、精心配制饲料 要根据鸡的年龄特点和营养需求,使用优质原料,配制符合要求的全价日粮。

四、饲料逐渐更换 更换饲料要有2~3周的过渡期,要逐步添加新饲料、减少旧饲料,不能一步到位。

五、控制环境条件 成年鸡适宜的温度为5℃~27℃,湿度为60%~70%,产蛋适宜温度为13℃~20℃。冬春季节自然光照不足时,应补充人工光照,要求灯泡距离地面2米,灯泡间距3米,每个灯泡不能大于60瓦。

六、固定管理制度 投料、饮水、开灯、关灯、除粪、捡拾鸡蛋、采精、人工授精等的时间应尽量固定不变,也不要随便更换饲养员。

七、减少免疫应激 在免疫接种前3天,给鸡补饲或饮用抗应激物质,如电解**、维生素C、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是最简单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等;免疫接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鸡损伤或加重应激反应。

八、减轻断喙应激 断喙前2天,在饲料、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 3 ,每公斤饲料或饮水中的用量为0.4毫克,断喙后2~3天在饮水和饲料中继续的用量为维生素K 3 和复合维生素。进行其他操作时也应如此。

鸡应激反应给养鸡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养殖户要尽可能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同时,养殖户们还要加强疫病防控,给鸡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