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关于饲养种鹅的技术
1、种鹅的饲养方法 适当补料 当年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一般以每日玉米面50~100克为宜。适当粗饲 种鹅在100日龄左右,羽毛完全长齐后转入粗饲。粗饲可以抑制种鹅的性成熟,不使母鹅过早产蛋。
2、饲养至5月龄时,为防止鹅体过肥或早熟,可延长放牧时间。当种鹅接近开产期时,日粮中要逐步增加精料和青绿饲料的比例,同时补给矿物质饲料。公母鹅应分开饲养,多给公鹅补喂精料,以利于增强体质,提高配种能力,公母配种比例为1∶5~6。母鹅在开产前一个月,应注射小鹅瘟**,以预防小鹅瘟。
3、选址:在给鹅苗选址时,最好选择地势高、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鹅场附近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和充足优质的草源,对于放鹅会比较有利。其次,便捷的交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不能太靠近交通要道,距离主要干线和城镇主要居民1000m以上,这样利于防疫。
4、养鹅要在地势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方便放水。日常管理中,要提供充足的青料作为食物,一般要定时定量进行投喂。平时要注意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还要定期注射**,预防各种疾病。饮水和开食。
5、养鹅的技术 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在种类这方面,应选用块头大、生长快、耐粗饲品种,如白鹅和灰鹅。那样养出来的鹅肥又大。对于一些头形歪、眼盲、瘸腿、肚脐眼大、眼睛瞎、声音尖而浑厚等弱而伤残的雏鹅需作取代。
养鹅高产技术与鹅产品加工内容简介
为了推动养鹅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目标迈进,增强鹅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作者基于对我国农村养鹅业现有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深入调研,以及对各地高产养鹅和加工技术的总结,结合最新的养鹅生产和加工技术,撰写了《养鹅高产技术与鹅产品加工》这本书。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养鹅的高产技术,包括鹅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等实用知识,旨在帮助农户提高鹅的养殖效率,实现增产增收。其次,书中还涵盖了鹅产品的加工基础知识,如鹅肉、鹅绒、鹅蛋等的处理与加工方法,旨在让读者了解如何将鹅的产出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鹅的疾病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两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禽流感、鹅瘟等,可以通过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来预防。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蚤虱病等,可以通过定期进行驱虫来预防。另外,要定期给鹅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养鹅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养鹅技术 场地:严格之前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周边有洁净水源、宽阔水域的环境中建立鹅舍。选种:养殖鹅的时候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饲养周期短的品种。养殖:鹅是草食性动物,每天需喂养1~2次,鹅在冬季时易感染病害,需做好防护措施。
养鹅注意事项
湿度最好能控制在60%左右是最佳的。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
降温降湿 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每天高温时,用凉水喷洒地面、墙壁和鹅体,日夜都要打开所有的门窗,让空气畅通。如有条件可安装电扇,这样除湿散热的效果更好。
问题一:养鹅注意事项 雏鹅饲养 雏鹅爱吃叶菜类饲料。给雏鹅开食,可将青菜切成细丝,拌到五成熟的碎米饭里喂给,一般碎米饭占20%~30%,青菜占70%~80%。把拌好的饲料撒在干净的草席上或者塑料薄膜上,让鹅自由采食。出壳后第一周,白天喂6~7次,夜里喂2~3次。
防寒保暖成年鹅虽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对母鹅的繁殖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必须抓好防寒保暖措施。可加大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3-4只产蛋鹅,同时舍内要垫厚草料,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有条件的可搭盖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增加室温。增加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养鹅要怎么养才能高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怎样养鹅技术视频、养鹅要怎么养才能高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