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蛋鸡秋季开产

春季育雏的新母鸡,从开产到产量高峰期,多处在天高气爽[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的秋季。夏末秋初正是春养后备母鸡初产阶段,此期的鸡群管理,关系到养鸡户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对后备母鸡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巧喂饲料
成年鸡日喂3~4次,早上喂早,晚上喂晚,把每次喂食的间隔拉长,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120克/只左右,防止忽多忽少。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颗粒料(麦粒、玉米粒)50克左右,每百只鸡每周补喂沙粒 500~1000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槽位。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末、冬季饮温水,饮水量每只每天不应少于 180毫升。及时换喂过渡料,一般给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换料时,应用半个月的时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切忌过急,以防引起拉稀。控制初产体况在换料补钙的同时,应抓好群体发育的均匀度[从中心到边缘的亮度分布是否均匀。],将大、中、小后备母鸡分群饲养,定期调群。切忌猛增料或猛减料,其效益在3周后方可表现出来,不宜操之过急。体重轻的鸡喂料量不要超过中大鸡,以免因脂肪沉积而影响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
2、小环境
给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产蛋鸡佳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为60%~65%,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温差较大,白天要注意降温,夜晚要防寒保暖,随时注意调节温湿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代测量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舍内外每天打扫,清除粪便,减少氨味。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拣蛋3~4 次,减少破损。严格控制圈舍温度 蛋鸡适宜的产蛋温度是22℃左右。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用于维持需要的营养就要增多;当温度低于13℃时,就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因而鸡舍温度过低而又不及时增加饲料时,鸡就会因能量不足而推迟开产。夏、秋季高温时,蛋鸡采食量减少,如不及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就会影响鸡的生殖系统的发育而推迟开产。
调节相对湿度与通风 ,雏鸡舍要求相对湿度为55%~65%,1~3日龄鸡舍相对湿度为70%,4周龄后可降到50%左右。湿度不能过高,否则雏鸡会出现羽毛污秽零乱、食欲不振、体弱多病等情况,从而推迟性成熟,推迟开产。如果通风**,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湿度升高,含氧量降低,会使后备母鸡发育**而推迟开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