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又称鸭**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疱疹**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已知有120多种。]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血管损伤致使组织、体腔出血,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黏膜的疹性损害,淋巴**病变和实质**退行性变化为特征。
流行特点是什么?
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较多。
本病主要危害鸭,各种年龄的鸭都易感,但成年鸭的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雏鸭高,鹅也易感,但发病率较鸭低,病鸭是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还可经交配、眼结膜[眼结膜指的是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前部眼白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常伴有*白色或者清水样分泌物,使眼睛肿胀发痒。]和呼吸道粘膜感染;水是很好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由于本病可发生**血症[病症概述**血症(viremia、virusemia)当**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血液,引起**血症,随后可侵入全身**或中枢神经系统;亦可由**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吸血昆虫也是传染媒介之一。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家鸭潜伏期一般为3~7天。规定为7天。
体温升高43℃以上,并稽留至中后期。口渴,沉郁,腿麻痹无力,两翅下垂,强行驱赶时以翅扑地前行。流泪,眼睑水肿甚至粘连,部分病鸭头颈部[《头颈部》是出版图书,作者是美罗伯特·B·...]水肿,故有“肿头瘟”或“大头瘟”之称。下痢,粪便腥臭,呈草绿色[草绿色因颜色如青草而得名,RGB值分别为153、204、51,多用于女式服装如连衣裙等上。]。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上覆有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灶,公鸭有时可见*茎脱垂。
以上就是“鸭瘟流行特点是什么?鸭瘟症状是什么?”的全部介绍了,养鸭要注意鸭瘟的防治,希望今天的介绍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鸭瘟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对养殖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