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常规防疫措施包括哪些?

1、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 鸭场周围及场内不能饲养其他家畜、家禽以及犬、猫等;保持鸭场内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蚊、蝇的繁殖和蔓延;进出鸭场的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控制,进出口设立消毒池;建立兽医室、检验室、解剖室和尸体处理室等必需设施;鸭场粪便和污物应合理处理,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2、日常防疫①加强饲养管理:鸭的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作用于鸭体而引起发病。健康的鸭群对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当感染病原数量较少或毒力较弱时,可以耐过而不发病,或仅表现轻微症状。所以,首要的一条就是根据鸭的生理特点,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3、如鸭瘟、鸭**性肝炎、禽流感和鸭霍乱等,通过免疫注射,使鸭只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这是预防和控制鸭传染性疾病的可靠而又经济的方法。要制定适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雏鸭防疫的注意事项

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制度)

注意保持鸭舍环境清洁卫生,每曰清除鸭舍内鸭粪,经常洗刷食槽、水槽,定期消毒,不喂**劣质饲料,保证料槽内饲料不湿、不霉。

雏鸭管理:及时开食,开食前先“开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每天喂6~8次。加强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锻炼下水,促进鸭子活动,增加采食量。预防疾病,保持清洁、干爽的环境,及时接种**。

各舍饲养员禁止窜场、窜岗,以防交叉感染。场区环境应保持干净无污,不要轻视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严防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2)坚持定期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为的传播疾病。

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雏鸭出壳后三日龄左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鸭瘟、鸭痘、禽霍乱、**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

严禁将送屠宰场不合格的鸭子运回本场混入鸭群。也应禁止将生长缓慢的病鸭挑出与小日龄的健康鸭混群饲养。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即一栋鸭舍只饲养同一日龄的鸭,同时引进饲养、同时转群、出售或屠宰。在每次进雏前,有1~2周的空舍时间,便于清扫和消毒,确保下批雏鸭的防疫安全。

产蛋鸭的防疫保健措施有哪些?

1、提供全价饲料,忌喂发霉变质饲料。根据鸭子不同阶段和不同产蛋率的需要,提供全价饲料,充分满足营养物质需求,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决不可忽视,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鸭舍的布局和结构要合理,鸭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疫病传播的机会。

2、适时开产:鸡蛋鸭刚生出来的年龄是100天左右,生出来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其一生的产卵量。在实际生产中,养殖业者很清楚市场上鸭蛋价格的高低会影响鸭子的时令生产年龄。例如,市场上的鸭蛋在价格高的时候,重视预备母鸭的培养,增强营养,提前产卵。当鸭蛋价格低时,养殖户不重视预备母鸭的培育。

3、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体的抗病能力这是养好鸭的根本条件,也是搞好防疫的基础。要精心饲养,做到饲料配合得当,营养齐全,饲喂及时,饮食清洁;同时要加强科学管理,保持鸭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饲养密度,保持通风良好,环境安静,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或其他**因素的**。

4、防治措施 1产蛋母鸭要经常词喂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青 绿伺料、糠麸、酵母粉,少喂生鱼、生蚌等,以免产出的雏鸭 缺乏维生素B,。2雏鸭出壳干身后,辣喂适量维生素B颗粒,连喂 2天。3雏鸭最好词喂合格曲全价配合词料。饲料常可添 加些维生素B颗粒。

5、防治方法:选择良好的环境办鸭场。鸭场的消毒与隔离。按照免疫程序做免疫接种工作。加强检疫工作,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一旦发病,采取紧急措施。养鸭厂的选址:环境无污染; 场址周围5公里内,绝对不能有畜禽屠宰场,也不能有排污企业,且鸭场要远离居民点3公里以上。

6、鸭场应位于交通便利且靠近鸭子集散地,但避免在车站、码头或交通要道附近建设,以防防疫工作受阻。选择略微高燥的地势,有5-10度坡度以便排水,并以砂质壤土为佳。鸭舍朝南或东南,这样设计的鸭舍能够利用自然光照,冬季保暖夏季凉爽,有利于鸭子的产蛋和生长。

文章分享结束,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和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制度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0K,关于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和养鸭场如何建立防疫制度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