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楼顶养鸡,怎样才养的活

1、降低密度 在楼顶40多度高温下养鸡的时候,要适当减少饲养密度,一般每个鸡舍不要超过10只,以免鸡群围在一起,而出现中暑的情况,同时在鸡舍外面覆盖一层遮*网,以减少鸡舍的光照面积。

2、在楼顶40多度高温下养鸡的时候,要适当减少饲养密度,一般每个鸡舍不要超过10只,以免鸡群围在一起,而出现中暑的情况,同时在鸡舍外面覆盖一层遮*网,以减少鸡舍的光照面积。我们在养鸡前先要选好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我个人建议日晒时间不要太久,同时可以靠边。

3、想要在楼顶养鸡且不发臭,可以选择使用发酵床,比较简单的就是购买发酵床菌剂,垫料可用锯末,把菌剂撒到锯末上面,平时需要稍微的翻动一下垫料,差不多一周翻一次就好,也可以稍微频繁一些,这样不但很干净而且也没有臭味。若使用发酵床的话,需要半年左右更换一次发酵床。

怎么养鸡又快又好养活(如何养鸡才能养好)

4、不管您准备养殖什么什么品种的鸡,都请使用干撒式发酵床养鸡,自己编织一个笼子或者直接买一个,弄点锯末,买点发酵床养鸡专用的菌种就搞定。发酵床养鸡不会有臭味、且能抗病处长、节省人工,也不会让周围的邻居反感。

5、在自家楼顶养鸡是不太合理的,最好找一个空旷远离居住人群的地方进行养殖。中国饲料商城网提供优质鸡饲料,详情登录该网站。

6、用砖块在楼顶搭建一个鸡舍,砖与砖要保留一定的间隙,以便让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将鸡舍的顶部用石棉瓦盖住,同时再放置一块纱窗,以便阳光能照射进鸡舍内;最后当开始养鸡时定期清理鸡舍中的粪便即可。

求教!怎样养活小鸡?

1、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安装幼雏保持在30-32°C。

2、适时开食,精心喂养。雏鸡出壳12小时后,有啄食行为时,可先喂一些糖水。喂水1~2小时后再开食,第1天开食可喂玉米粉拌熟鸡蛋(100只雏鸡每天加3~4只鸡蛋),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采食。

3、针对球虫病,可准备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正碘等药物。 添加维生素,特别在育雏期以及免疫接种前后使用,以增强幼鸟的抗应激能力。 按照免疫程序准备**,注意不要提前过多准备,特别是活**,储存条件要求严格。

刚买的小鸡要怎么把它们养活?

挑选优良鸡苗 选择活泼好动、眼睛大而有神、绒毛富有光泽的雏鸡。这样的鸡苗更容易养活。鸡舍消毒 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进行鸡舍消毒。每立方米空气使用42ml福尔马林,21g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0-60ml甲醛进行熏蒸,进雏前3天左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

刚出生的小鸟体质很弱,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受凉,帮助小鸟进餐、喝水,一天要多喂几次。刚出生的小鸟很怕冷,在下雨天气温下降时小鸟最易死亡。小鸟最容易饿,一天最少要喂养3次以上,不然挨不住冻,长的慢。

刚从街上买回来的小鸡首先要给它喂干净的水,把它的食道打通之后,再喂一些泡软后的小米,注意要少食多餐。在饲养的后期,可以慢慢尝试饲喂一些营养全面的饲料,来提供它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保温 如果刚从街上买回来的小鸡有一个星期的周龄,那么需要把它放置在32-34℃的环境之中。

小鸡刚带回家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温,因为它们的体质比较弱,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至25摄氏度。 在喂养小鸡时,应避免过量喂食,采取少量多餐的策略。家庭喂养最适宜的是米饭,同时也可以搭配一些专门的鸡饲料。 喂食的定量可以根据小鸡的饮食反应来判断。

街上买的小鸡怎么养活 喂食 刚从街上买回来的小鸡首先要给它喂干净的水,把它的食道打通之后,再喂一些泡软的小米,注意要少食多餐。在饲养的后期,可以慢慢尝试饲喂一些营养全面的饲料,来提供它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怎么把快要死的小鸡养活

喂点白糖水试试。小鸡一般很难养活,撑死、冻死、渴死、热死、病死都有。

自然的是最好的,染过色的活不了,不是饿死就是病死。恐怕已经死了吧。一只小鸡不行,小鸡喜欢群居,至少三只。我也养一只。快一个月了,现在还活着呢!我是这么养的:买了点小米,让妈妈帮忙蒸成窝窝头,弄碎。一个熟的鸡蛋黄,有时拌在弄碎的小米窝窝头里。再喝一小口水。

野外抓的野鸡能养活。保温是最主要的,小鸡离开***怀抱,缺少温暖就会死掉,可以用20W的白炽灯取暖。饮食用小鸡饲料加水搅拌成糊状,开始它们不吃,可以用竹签顶端粘点糊糊放在小鸡嘴巴边,基本上一天左右就会开食。

空气要新鲜 小鸡体温高,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使小鸡呼吸到新鲜空气。温暖的晴天中午,要让小鸡在阳光下活动,以防发生软脚病。

怎么养鸡又快又好养活和如何养鸡才能养好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