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坏死性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是家禽重要的梭菌性肠炎,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死亡率很高,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家禽坏死性肠炎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
家禽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荚膜(capsule)荚膜: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梭菌也称魏氏梭菌 (Clostridium welchii)或产气荚膜杆菌(Bacillus perfringe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饲料、污水、动物消化道和粪便等自然界中的条件性致病菌。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单在或成双,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运动,芽孢大而卵圆,位于菌体**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一般条件下罕见形成芽孢,在有氧条件进入厌氧条件下形成芽孢。本菌生长非常迅速,在适宜的条件下增代时间是8min,据此特性,可用高温快速培养法进行选择分离。在厌氧肝汤中培养5-6 h 即呈均匀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还能发酵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导致病鸡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芽孢在90℃30min或100℃5min 死亡,所以一般饲料加工过程很难消灭该菌芽孢。
家禽坏死性肠炎治疗方法
一些研究认为球虫[球虫(学名:Sphaerozoum fuscum)为球虫科球虫属的动物。]**可以预防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活卵囊**弱毒株具有很好的效果抵抗球虫野毒株入侵,活的虫株在体内增殖的过程中会损坏肠道粘膜产生轻度的病变,但是这些病变不足以导致免疫球虫**的家禽对产气荚膜梭菌敏感。有些**具有抗离子载体[离子载体是一些能够极大提高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载体分子。]类药物的抗性基因,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药物,这些药物具有预防坏死性肠炎的作用。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泰乐菌素、利高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由于魏氏梭菌抗药性很强,所以要迅速,减少死亡和经济损失,佳的做法应是首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并按常规用药治疗,同时迅速采病料作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在此基础上选用高敏药物世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效果。由于鸡坏死性肠炎易与鸡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合并感染,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抗球虫药。
家禽坏死性肠炎发病原因
1.日粮成分:还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以饲喂玉米为主的饲料能降低魏氏梭菌病[由梭菌属(Clostridium) 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的发生率,而以饲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为主的饲料可增加魏氏梭菌病的发生率在家禽试验中,以小麦为基础的日粮,含5%颗粒的全麦,离子载体类药物和维吉尼亚霉素颗粒料饲喂鸡群,鸡群仍然爆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2].动物蛋白原料是极有利于梭菌生长的物质,高浓度的添加在肉鸡饲料中可引发该坏死性肠炎,试验的情况下,鱼粉可以加剧发病程度。鱼粉中甘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高于豆粕,而这些氨基酸是众所周知的**产气荚膜梭菌体生长的有利成分。目前,关于植物,动物蛋白与谷物之间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动物油(猪油和牛油)比豆油更易促进产气荚膜梭菌在回肠处生长。饲料的组成突然改变也可引发该病。
2.垫料湿度:鸡只患亚临床坏死性肠炎时鸡舍内所垫的锯末变的潮湿。Elwinger 等(1991)发现鸡只产生粘性粪便和垫料条件差有关。除了饮水器漏水外,其它许多负面因素与垫料湿度增加有关,如饲料质量,真菌毒素,鸡舍温度和通风,饲养密度及与细菌,**,原虫感染等也有关系。
3.矿物质:在小麦,肉类和鱼粉中高浓度的锌也是诱发坏死性肠炎的因素(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1984)。体外试验中,锌可以保护α- 毒素不被胰蛋白酶的破坏。
4.pH变化:低pH环境可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pH较高时细菌繁殖分泌更多的外毒素,所以pH变化也是诱因之一。Smith(1965)发现,增加日粮动物蛋白使嗉囊的pH接近7.0时,肠段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比例随之增加[36].
5.食糜状态:谷物日粮中包含大量的非淀粉多糖(NSP)增加了食糜的黏度,导致食糜通过的时间延长,可能使厌氧细菌增殖和产生肠毒素[37].因此,由于饲喂小麦日粮或临床球虫引起食糜滞留是坏死性肠炎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可能的原因是食糜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给产气荚膜梭菌,而不是黏度的原因;通过添加羧甲基纤维素改变食糜的黏度并不能增加盲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
6.肠粘膜受损:肠粘膜的损伤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和毒素的扩散。日粮中的纤维成分或家禽采食的垫料产生的机械作用可能损坏了肠道粘膜,但可能性比较小;引发的坏死性肠炎时,采食研磨更细饲料的鸡只死亡率反而更高。Riddell & Kong (1992)认为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与饲料粉碎粒度的大小没有关系。Petersen(1997)报道在肉鸡日粮中加入全麦,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发病率上升了。然而,2004年有人报道肉鸡饲喂全麦降低了嗉囊pH的同时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减少了。球虫感染,霉菌毒素等都是肠道的损伤原因。
7.球虫感染:野毒株球虫感染会加剧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早期坏死性肠炎的爆发尤其与布氏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有关。球虫感染后导致的一些病理生理变化中,大多数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是有利的。孢子和裂殖子损伤肠粘膜,血浆蛋白外漏和食糜通过时间增加有利于细菌粘附和繁殖;肠道pH降低却不利于细菌繁殖和毒素分泌。坏死性肠炎似乎不能增强球虫的易感性,由于肠道的损伤将破坏球虫卵囊可能寄生的位点。
8.应激因素:此外患传染性法氏囊,鸡传染性贫血**和马立克氏病,以及非特异性应激可能会引发坏死性肠炎。如惊吓、捕捉、转群、混群、拥挤、运输、炎热、寒冷、强光、噪音、饥饿、缺水、更换饲料、营养缺乏、创伤、缺氧、感染、中毒、断料、过劳、环境变化、改变饲喂方法、饲养员更换等,都可引起非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反应过强或突然或持续过久,将会破坏体内的生理平衡,对相应**甚至整个机体造成损害,引起应激性疾病发生或由此成为许多疾病的诱因。关于天气温度,环境湿度和通风状态相互作用影响坏死性肠炎的发病高峰期。
家禽坏死性肠炎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上文内容以及给出来详细的介绍,恶性肠炎我们都要及早治疗,不然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