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功圈养成鸭精要

;育成鸭比较适合圈养,圈养成鸭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成功。
;一、供足营养。圈舍[圈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 juànshè,释义为养牲畜、兽类的棚、舍。]饲养的鸭应供给充足完善的各种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特别是骨骼、羽毛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必须满足。育成鸭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配合应根据生长发育规律酌情制定,并根据不同品种和饲养目的,采取适当的限制饲养,增大青、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比例,适量加入动物性饲料,以促进饲料消化吸收。在育成期每只鸭约需配合饲料10千克,每昼夜喂3~4次,每次饲喂[饲喂 拼音: 解释: 1.]间隔时间尽量相等。精料多采用粉料拌湿喂给,并保证供足清洁饮水。育成期在夏季的鸭群,应特别注意保证圈舍及饮水的清洁卫生,禁用霉变饲料。
;二、适密管理。育成鸭圈舍饲养时,在管理上应注意根据季节和育成鸭个体大小掌握好合理密度。一般以育成期末保证6只/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即可。
;三、限制饲喂。主要用于圈养和半圈养鸭群。限制饲喂一般从8周龄开始,到16周龄结束。限喂前应称重,此后每两周抽样称重1次,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粗饲料,以将体重控制在相应品种要求的范围内为宜,体重超重或过轻均会影响鸭群产蛋量。
;四、温度适宜。保证育成鸭生长环境的温度为13~25℃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维持体重和体温等的耗料,温度过高还可引起脱毛。
;五、夜间补光。育成期光照每天需保证8~10小时,夜间应始终保持弱光,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以0.5瓦/平方米为宜,如遇停电,应及时补充烛光。
;六、多触鸭群。饲养员要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育成鸭的胆子小,蛋用品种神经尤其敏感,应利用喂料、喂水、给草等机会多与鸭群接触,有意识培养鸭子胆量,以免遭到生人走近或环境改变时,引起惊群,造成严重损失。
;七、驱赶运动。应注意适当加强运动,以促进骨骼、肌肉生长,防止过肥,增强体质。方法是每天定时在圈舍内驱赶做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运动3~4次,也可在圈舍运动场或附近地方驱赶运动。
;八、加强防疫。勤扫鸭舍,勤除残粪残渣,保持通风良好。饮喂用具和饮水要每天清洗1次,鸭舍定期消毒。35~50日龄给每只鸭肌注禽霍乱苗2毫升;100日龄前后再注射1次禽霍乱**。70~80日龄注射1次鸭瘟弱毒**;对于只养1年的蛋鸭注射1次即可,利用2年以上的蛋鸭隔1年再注射1次。平常可用磺胺噻唑按0.5%~1%的比例拌饲料连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防病效果颇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