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的常见病都有哪些?
1、鹅流感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而且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可以给病鹅肌注青霉素,或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2、鹅苗的常见病主要包括小鹅瘟、鹅鸭瘟、鹅禽流感、禽霍乱和球虫病等。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引起的雏鹅烈性传染病,主要影响4至20日龄的雏鹅,30日龄以上的仔鹅很少发病。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3、在雏鹅的育雏阶段,常见的一些疾病包括小鹅瘟、小鹅流感、禽出败、胃肠炎以及鹅球虫病等。这个阶段,特别需要重点预防和控制小鹅流感和小鹅瘟。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0.05%的复方敌菌净或者0.05%至0.10%的土霉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禽出败、胃肠炎和鹅球虫病的发生。
养殖鹅的注意事项及工作职责
1、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
2、周龄后可以在晴天中午把雏鹅赶到河里去。另外,雏鹅2周龄以前舍内温度须保持在20℃以上,垫草要勤换勤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鹅群放牧 第一次放牧选择在无风的晴天,给鹅喂完食后,把它们赶到附近草地上,让其自由活动,1小时后,让鹅回舍休息,以后慢慢延长放牧时间和距离。
3、四)负责组织畜禽品种、畜产资源、饲料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工作;负责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研究拟定畜禽饲养、品种改良和运输方面的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 (五)负责种畜禽、草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及进出口审批。
养鹅容易生病吗
1、养鹅是比较容易生病的。鹅是一种比较好养殖的家禽,但一般处于放养模式,在野外比较容易出现一些情况从而引发一些病症。加上养鹅对于卫生这一块也不是很重视也很容易出现一些病症。比较常见的鹅病有:小鹅瘟、鹅霍乱、曲霉菌病、绦虫病等,一般用接种**的方式来预防鹅病。
2、.小鹅瘟。由小鹅瘟**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鹅可见蜡肠粪。
3、能加入到烘干的圈舍内歇息,鹅的心态会更为平稳,日常生活有规律性,鹅的抗病能力会更强,潮湿的圈舍,非常容易滋长病原菌,里边垫的垫草,也会因潮湿而释放出有害物质,造成鹅非常容易发生生长发育欠佳,非常容易生病,提升养殖成本。
4、忌讳鹅舍潮湿。鹅虽然喜水,但是在休息的时候需要干燥的环境,否则容易生病,且生长**。鹅舍一般选择通风良好、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不要在地势低洼和潮湿的地方作为鹅舍。定期清扫鹅舍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干净卫生是养鹅成功的基础。忌乱喂饲料,避免饲料单一。
大规模养殖家养鹅一般常见的病症是什么?
1、鹅的疾病很少,对养禽威胁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按自然感染**率种类,鹅比鸡少1/3。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一般从初生到宰杀上市为一个生产周期,在草食畜禽中,一般牛是18个月,**是5-6个月,肉兔是3-5个月,鹅生产周期最短为2-3个月,我国目前大部分鹅种肉鹅生产周期为70-80天。鹅合群性好、便于管理。
2、一般症状 病雏精神不振,低头闭目,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呈淡绿色或白色,有时带有泡沫或黏液,有酸臭味。*门周围有污秽、黏结,病雏生长发育**。2防治方法 首先是改善饲养管理。
3、鹅禽流感 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由禽流感**感染所致,各种日龄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其他日龄鹅为80%~100%。(4)禽霍乱 该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
4、鹅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对舍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好的房舍,除雏鹅舍外,冬季舍内温度只要保持0℃以上就可以。鹅的疾病很少,对养禽威胁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按自然感染**率种类,鹅比鸡少1/3。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
5、①流行病学史禽流感发生在前,即某地区某禽类(鸡、鸭、鹅等)养殖场大批禽出现禽流感样症状,并死亡;附近或周边地区出现禽流感流行或暴发。 ②临床表现突然起病,发热(大于38℃)、咳嗽、咽痛,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养鹅主要预哪些病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鹅常见疾病与预防药物、养鹅主要预哪些病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