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江苏地区产蛋鸡瘫痪[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的现象挺多,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份,且日龄大多在140-250日龄左右,呈零星散发,发病率3-7%,死亡率1-2%。

产蛋鸡瘫痪症的防治

一、临床症状:

产蛋鸡瘫痪症的防治

大多发生在刚开产鸡或产蛋高峰的鸡,白天鸡群看上去无任何症状,发病多在夜间12点到次日3点,鸡只不能站立,或一腿朝前,一腿朝后,身体倒向一侧。两腿失去知觉,呼吸困难,身体发热,有的呈昏迷状态,不及时拿出就会窒息死亡,一般拉白色稀粪,鸡冠鲜红,泄殖腔[泄殖腔(cloara)早期胚胎腹面结构。]均有一枚积蛋。

二、剖检:

腹腔脂肪、心冠脂肪均有少量的针尖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肝脏有少量黑色出血斑,腹腔内有成熟的卵泡呈树枝状充血,子宫积蛋,个别鸡肝上有轻微的纤维样渗出物。

三、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为产蛋鸡瘫痪症,即笼养蛋鸡的疲劳综合症。

四、原因分析:

首先是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其二就是疾病因素,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导致肠道营养的吸收受影响,后就是光照时间过长,导致内分泌代谢的紊乱。

五、防治:

,调整日粮的营养平衡,尤其是钙、磷比例的协调,再者就是维生素A、B1、B2、E和D3的供应,促进饲料中钙质的吸收;第二就是要经常做到肠道药物保健,如普安康、特包拉啶、阿米卡星、普健等,防治细菌感染,影响营养的吸收;第三就是合理的光照和饲养管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