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养殖雏鹅

1、正确养殖雏鹅的方法 控制环境 雏鹅养殖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环境。雏鹅饲养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新鲜。同时,光照强度要适宜,以帮助雏鹅正常的采食和活动。此外,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喂食频率:1至3日龄的雏鹅吃料较少,每天需要喂食4至5次,其中包括一次晚上的喂食。4至10日龄时,每天喂食6至8次,晚上的喂食次数减少到2至3次,并且每日需要多次饮水。 饲料转变:大约半个月后,饲料以青料为主,并逐渐加入麦粒和稻谷,以适应放牧的需求。

3、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雏鹅的采食、饮水、运动与发育,针对不同日龄的雏鹅,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光照时间。1周龄内的雏鹅,每个昼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23小时,50平方米的鹅舍内,需安装一个40W的灯泡1,悬挂于离地面40cm高处;2周龄的雏鹅,每日的光照时间不少于18小时。

22天的鹅怎么养(20天小鹅怎么喂养)

4、消毒和空舍:把育雏室的墙壁、工具、地面等地方都消过毒后,空舍2周再引进雏鹅。品种选择:选择具有站立平稳,行动活泼,*门干净,绒毛干净有光泽等特点的雏鹅作为养殖对象。分群饲养:根据雏鹅的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1-7日龄的鹅其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米、7-15日龄的饲养密度为12-15只/平米。

雏鹅阶段应怎样管理?湿度和温度该如何控制?

用温适宜用温适宜是养好小鹅的关键,小鹅在出壳后的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靠自身的温度是无法存活的。那么该如何用温呢?1~7天用温33~29度,8~14天用温28~22度,15~21天用温21~18度,22~28天用温在15度以上。

湿度管理:育雏阶段的湿度应保持在65%左右。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雏鹅啄毛,而过低则可能导致脱水。避免在鹅舍内过量洒水或清洗,以防止湿度过大。 通风换气:随着雏鹅的生长,其饮水和饲料消耗量增加,排泄物也会增多,因此通风换气变得尤为重要。

在育雏期间应做到适时脱温。雏鹅的保温期在不同季节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南方一般冬季为6~10天、春季和秋季5~7天、夏季2~4天。北方气温较低,应适当延长保温期。(2)适宜的湿度 育雏期间的湿度一般前期控制在60%~65%,后期以65%~70%为宜。

控制环境 雏鹅养殖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环境。雏鹅饲养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新鲜。同时,光照强度要适宜,以帮助雏鹅正常的采食和活动。此外,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温度控制:在鹅蛋孵化过程中,关键的温度范围是38至32摄氏度。孵化初期,即1至27天,孵化箱温度应维持在31至33摄氏度,之后在第28天提升至38摄氏度,以促进雏鹅顺利出壳。 湿度管理:湿度对于鹅蛋孵化同样重要,应保持在80至95%之间。

雏鹅前10天的饲养技术

1、雏鹅前10天的饲养技术如下:雏鹅前10天的饲养技术温度(1)小型鹅:1-5日龄,适宜温度为32-30℃。6-10日龄,适宜温度为30-28℃。11-15日龄,适宜温度为28-24℃。16-20日龄,适宜温度为24-20℃。20日龄以后,适宜温度为18℃左右。(2)中型鹅:1-5日龄,适宜温度为30-28℃。

2、光照安排:1-3日龄时,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25lx。4-15日龄时,光照时间减少至20-18小时,光照强度保持不变。16-21日龄时,光照时间为16小时,光照强度仍为25lx。21日龄后,采用自然光照。 喂食安排:0-7日龄时,雏鹅可自由采食,日夜供应饲料。

3、每天应喂食3到4次,晚上再喂食1到2次,并确保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15天后,可以全喂青饲料,晚上补充一些糠、麸和少量的玉米粉等精饲料。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雏鹅在出壳后的3到5天就可以在附近的草地上放养,让它们吃嫩草,减少人工喂食。

4、潮口、开食:雏鹅出壳后24小时,大多数雏鹅能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时进行潮口,雏鹅出壳后36小时进行开食。喂食:0-7日龄,自由采食,8-14日龄,每天喂食6-8次,日粮比例为青饲料60-70%,混合饲料40-30%,并且在此期间需不断减少夜间喂料,直至14日龄左右,不再喂食。

5、适时开食:先让雏鹅饮水,然后给予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确保先饮水后开食,避免连续不饮水或先喂食后饮水。 分开育雏:合理分群,每群50至80只,确保均匀生长。定期检查,防止雏鹅堆叠造成的不适。

鹅的养殖技术

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

2、饲养鹅苗时,需要保证育雏室的温度,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2度-34度之间,在给鹅苗喂食时,可以每天饲喂4-5次小米和碎玉米等饲料,而且鹅苗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要每天清理育雏室和进行药物防治。

3、饲养密度鹅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幼鹅数量以每平方米8-12只为宜。然后,鹅舍要建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表面铺一层稻草保暖。

4、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鹅舍建设、分群管理、饲料供给、以及卫生防疫等。 鹅舍建设 选择地势高、干燥、平坦或缓坡的地段,最好是南向或东南向,土壤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佳。养殖户可利用闲置房屋或搭建简易棚舍,并用竹篱笆或粗网进行围护。

5、温度适宜 小鹅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在养殖过程中,要为其提供温和的生活环境,以免萎靡不振,1-5日龄的小鹅,要将温度控制在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

6、小鹅的养殖技术 开食 (1)小鹅孵化24小时后,若开始站立走动,并出现伸颈张嘴的情况,则代表已经有啄食的**,此时便可进行开食。(2)在塑料薄膜上撒一些拌湿的配合饲料,或是经过浸泡处理的碎米,并拌入一些洗净且切成细丝状的菜叶,让小鹅自由进食即可。

鹅苗的养殖方法

1、饲养鹅苗时,需要保证育雏室的温度,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2度-34度之间,在给鹅苗喂食时,可以每天饲喂4-5次小米和碎玉米等饲料,而且鹅苗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要每天清理育雏室和进行药物防治。

2、饲养环境,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3、保证饮水鹅苗在初次喂养前应先接触清水,称为“潮口”。日常管理中,应确保水碗清洁并常换水,防止病菌滋生。适时放牧一周龄后的鹅苗可以开始适应放牧,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起初每次放牧不超过1小时,随后逐渐增加时间,让鹅苗得到足够的锻炼。

鹅出壳后怎么喂养,出壳后几小时离开孵化机

鹅雏出壳以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适应前先离开孵化机并不利于它们的健康生长。一般来说,孵化机最好在鹅雏出壳后至少12到24小时内保持关闭状态,以便它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并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有当鹅雏们能够自己找到水和食物,开始自由活动并保持体温时,才建议将它们移动到育雏箱或其他鹅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喂养指南: 第一次喂食时间:在鹅出壳后大约6-12小时内,可以开始给它们喂养。 饮水:确保给鹅提供清洁的饮水,最好使用浅碟或水槽。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并定期更换水。 饲料选择:可以选择专门为雏鹅配制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研磨过的谷物,如玉米粉或小麦粉。

开食:潮口后进行开食,将拌湿的配合饲料撒在塑料布之上,让雏鹅啄食,同时将菜叶洗净晾干,切碎,撒在鹅的身上,引诱雏鹅采食。饲喂:0-7日龄,自由采食,白天晚上都给料,8-14日龄,每天喂食6-8次。

日龄以后,每平方米饲养8-10只。 出壳后离开孵化机:雏鹅绒毛基本干燥、颈部略湿润时适宜出壳。过早或过晚出壳都可能影响雏鹅健康,尤其是过晚出壳可能导致弱雏现象。每隔4小时左右,应将已出壳的雏鹅移出,并清理摊床上的碎蛋壳。

小鹅从破壳到完全出壳通常需要一天或几小时的时间。 在孵化期间,应避免让孵蛋的种鹅洗浴,因为湿漉漉的羽毛不易干燥,可能导致蛋温下降,影响孵化率,甚至小鹅的成活率。 孵化时需定时饲喂包窝种鹅,保持其六至七成的饱腹状态,过饱可能导致母鹅醒抱,造成孵化失败。

这种模式下,由于孵化机内的温度、湿度稳定,鹅的孵化时间基本不受品种、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孵化的情况下,通常鹅的孵化期在29-32天。这种模式下,如果圈舍保暖性能差、冬天温度低的地区,鹅的孵化时间就会较长。

22天的鹅怎么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天小鹅怎么喂养、22天的鹅怎么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