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皮下[皮下,生活于皮肤之下。]气肿[气肿,病证名。]常见于幼鸭,其主要原因是气囊破裂或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导致气体积聚于皮下,产生病理状态的皮下气肿,此外,呼吸道的先天性**亦可使气体溢于皮下。下面为大家介绍鸭皮下气肿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鸭皮下气肿的症状:
患鸭颈部气囊破裂,可见颈部羽毛逆立,轻者气肿局限颈的基部,严重的病例可延伸到颈的上部,以至于头部并且在口腔的舌系带[舌系带,俗称舌筋,即孩子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和口底之间的一薄条状组织。]下部出现鼓气泡。若腹部气囊破裂或由颈部的气体蔓延到**皮下,则胸腹围增大,触诊时皮肤紧张,叩诊呈鼓音。如不及时治疗,气肿继续增大,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呆立,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饮、食欲废绝,衰竭死亡。
鸭皮下气肿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鸭皮下气肿的防治方法:
(1)注意避免鸭群拥挤摔伤,捕捉或提拿时切忌粗暴、摔碰,以免损伤气囊。
(2)发生皮下气肿后,可用注射针[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5第3152706号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产品基本构造由管鞘和针两部分构成,主要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和不锈钢。]头刺破膨胀的皮肤,使气体放出,但不久又可膨胀,故必须多次放气才能奏效。
(3)用烧红的铁条,在膨胀部烙个破口,将空气放出。因烧烙的伤口暂时不易愈合,所以溢出气体可随时排出,缓解症状,逐渐能痊愈。
以上就是鸭皮下气肿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