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是家禽特别是肉鸡平养鸡群的长发病。广大肉鸡养殖户为了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从雏鸡开始就制定了鸡直到出栏的用药程序,这样长期的用药使的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的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越来越强,效果越来越差。为了避免药物的长期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所带来的影响和避免由于使用的药物无效而浪费资金,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一下关于大肠杆菌用药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对家禽大肠杆菌用药的一点思考

  一,管理上的发病因素。

对家禽大肠杆菌用药的一点思考

  由于大肠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从多年的疾病诊断情况来看,大肠杆菌的发生跟养殖环境有直接关系。1,鸡舍简陋,卫生条件极其恶劣,长期不清理鸡粪,通风条件差,密度比较大的鸡舍易发。2,自己购买原料,所购玉米,豆粕等原料无条件检测,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也易发生大肠杆菌。3,天气变化无常的季节或遇到突入其来的气候变化时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4,重点强调的是鸡群所饮的水质,至关重要,临床上,很多大肠杆菌长发的鸡群病例跟水质有直接关系。5,相对来说地养的肉鸡群要比笼养的蛋鸡多发。

  二,肉鸡用药预防大肠杆菌的误区。

  肉鸡群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使用的剂量偏低或偏高以及不清楚使用哪种药物敏感等问题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使用单一的某种药物,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只凭经验使用某种药物也会加快耐药性的产生。

  三,建议。

  1,地养肉鸡群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来预防疾病,避免耐药性的加快。可以在雏鸡时使用5天恩诺沙星等药物适当预防,随后长期添加紫锥菊,黄芪多糖,人参多糖等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避免由于免疫抑制病和其他的**性传染病的发生而诱导大肠杆菌的发生。养殖户可以试用这些药物,可有效的替代或半替代抗生素的使用。2,有必要使用大肠杆菌药物时要弄清那些药物对当地的大肠杆菌有效,避免浪费资金。因各地对某种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有一定差距,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敏感的药物若干时间后可能就会产生耐药性等等问题要考虑。应尽量做药敏实验,选择敏感的药物。例如,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乙酰甲喹等。避免使用不敏感的药物,例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新诺明,强力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等。3,对正常的鸡群不要采取预防用药,只有在发病时抓准时机足剂量投药。投药时能使用单方治疗的不使用复方。如果确实需要几种药物联合使用,要考虑药物之间的配伍是否合理,避免出现药物拮抗。

  四,使用大肠杆菌**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具有100多个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互相之间没有交叉保护,给使用**预防的效果带来困难。又因全国各地所流行菌株[菌株(Strain)又称品系,表示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种培养,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每一个微生物纯培养都可称一个菌株。]差异比较大,所使用的**菌株是否适合本地使用也要考虑。往往会出现,同一种**在甲地效果很好,到了乙地就没有效果。例如,辽宁流行的优势菌株是o109,而山东可能是o2,o35,o78等。那么,所使用的**的菌株也要弄清楚是否和当地的菌株对应。所以,弄清本地流行的菌株类型和使用的**所含的菌株种类很有必要。只要菌株类型符合,蛋鸡群使用两次大肠杆菌灭活**就可保护整个产蛋周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