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的十大技巧养鹅有哪十个技巧

1、农户养雏鹅,有的先开食而后开水(初次饮水),有时雏鹅不能及时饮到水而发生脱水。开食过晚,雏鹅饥饿而过食大量饲料,引起消化**、糊*、下痢等疾病。正确方法应该在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运到育雏舍,稍加休息,**后即可饮水。饮水后有1/3的雏鹅有寻找食物表现时就可开食。

2、选择强壮的鹅苗。 健康的鹅苗的特点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完全收缩,腹部柔软。腿部粗壮有力,其中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觉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雏鹅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并且体积很小,雏鹅从进食到排出肠胃的时间大约为两个小时。

3、不注重消毒 一些养鹅户不注重环境卫生,尤其是鹅的生活区域。应每天打扫清理粪便,防止污染。 喂养饲料单一 鹅是草食水禽,以食草为主。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保证均衡营养。开食后1-2天,可将嫩草(菜)切成丝喂给,逐渐增加。 随意开水开食 开食过晚或开水过晚都可能导致雏鹅疾病。

养鹅怎么预防高温(鹅怎么防病)

4、大棚养鹅 - 大棚养鹅要注意合同签订、周边环境、水源和电力问题。- 考虑防疫和效益风险。问题十:鹅场选址和布局 - 鹅场应选择水源充足、草源丰富、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便于饲养和消毒。- 鹅舍内应分隔小间,宽度、地面、运动场和分隔都有具体要求。

温室养鹅技术

1、精选雏鹅。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鹅或杂交鹅。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温室育雏。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

2、在温室里养鹅是可行的。温室应建在地势高燥、靠近水源、无环境污染的地方。建立温室时,最好由东向西。长约20-30米,宽6-8米,高2-5米,整体呈弧形。

3、大棚养鹅是可行的。在进行大棚养鹅的时候,大棚选择建立在地势高燥,距水源近,没有环境污染的地区,大棚走向以东西走向为宜,长20-30m,宽6-8m,高约2-5m,整体呈拱形。注意事项:大棚养鹅不同于放牧饲养,其密闭程度较高,要做好大棚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的管理工作。

4、搭建养鹅大棚,首先需要选择地势平坦、高且干燥的地方,用钢管搭建主架,顶棚遮盖四层,棚外地面需低于棚内,棚内中间挖沟,安装自动饮水器,然后在顶部的南面开1~2个天窗,保持大棚内的通风。鹅是食草动物,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欢。

5、养鹅大棚的搭建方法如下:工具/原料:钢管、木条、草苫、橡胶泡沫、厚密度农膜、薄膜和遮阳网、自动饮水器等。使用钢管主架子在固定之后,搭建棚顶从内到外依次为橡胶泡沫、厚密度农膜、草苫、薄膜和遮阳网,共5层。

6、养鹅的大棚搭建方法如下:材料准备:钢管、橡胶泡沫、厚密度农膜、薄膜和遮阳网、自动饮水器。使用钢管主架子在固定之后,搭建棚顶的材质从内到外依次为橡胶泡沫、厚密度农膜、薄膜和遮阳网,一共四层。

高温季节肉鹅高效养殖技术秘诀

精心饲养雏鹅控温: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调节体温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要做好控温育雏。第一周舍内温度为30℃-28℃,以后每周下降2℃,至16℃为止。防湿:育雏室潮湿易导致雏鹅发病,故第一周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0%,以后宜保持相对湿度为60%-65%。

降温措施和适宜的饲养密度 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应将肉鹅的饲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6至7只,确保鹅舍温度不超过26℃。为此,应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并在地面铺设细沙以增强散热。中午高温时,可通过喷水雾或避免阳光直射来降低鹅体温度。

养殖肉鹅技巧肉鹅适宜温度。1~5日龄为30~28℃,6~10日龄28~26℃,11~15日龄24~22oC,16~20日龄22~20oC,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雏鹅出现归堆,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

养鹅需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养才长得快!

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

2、少量勤添,让鹅吃饱,日夜供足饮水。(3)及时对鹅舍进行清洁,保持舍内干净卫生,同时定期对饲养器具、饮水器具进行消毒。养鹅注意事项 养鹅过程中主要注意做好小鹅瘟、禽霍乱、鹅流行**冒、鹅白痢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3、- 大棚养鹅要注意合同签订、周边环境、水源和电力问题。- 考虑防疫和效益风险。问题十:鹅场选址和布局 - 鹅场应选择水源充足、草源丰富、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便于饲养和消毒。- 鹅舍内应分隔小间,宽度、地面、运动场和分隔都有具体要求。

4、养鹅苗时需要注意什么?饲养管理 首先鹅舍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搭配好降温保暖等一些基础设施,鹅苗身体素质较弱,这些基础准备工作是避免鹅苗受到感染的前提。另外,在鹅苗出壳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后,就要进场初次饮水,饮水结束之后就要开始食用饲料了。

5、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也相应增加。4-10日龄,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天喂青饲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米饭粒。如喂混合饲料,日粮配合比例为青料60-70%,配合饲料30%-40%。

6、选择品种.鹅的品种现在非常因为有很多新品种通过改良加上以前土品种遗忘,现在市场比较受到欢迎主要有三个,另外还有狮头鹅、**鹅、马岗鹅、溆浦鹅等。

养鹅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实现高产养殖呢?

1、注意温度饲养.鹅多数因为有一层保暖的外衣不怕寒冷,但是不代表就抗冻,鹅适应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气温一旦比较冷自身就会行动缓慢,精神状态不好,非常容易得病,抵抗力下降,当然如果从小是在比较冷的环境生长并且慢慢习惯了,鹅苗一般太小还没有保暖的外衣需要在20度以上空间饲养。

2、及时饮水:饮水有助于鹅苗吸收卵黄,**食欲,促进胎粪排出。应提供清洁的冷水,避免使用开水瓶或污水。可以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电解**,有助于提高鹅苗的成活率。 适时开食:确保鹅苗在能量和养分供应上不脱节,开食时应包含青饲料。

3、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鹅瘟**、禽流感**、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有养鹅的吗?小鹅最佳生长温度是多少?

1、在不同的时期,适合的温度也是不同的。1-3日的温度在31-33℃最佳,4-6日的温度应在28-30℃,7-10日温度应在24-26℃,而到了11-14日时温度可在20-22℃。温度应不断的进行降低,但是相差不能太大。保温由于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

2、小鹅最佳生长温度是28~32℃和25~28℃。养鹅散养又称为圈养方式,先将育雏舍清理干净,铺上垫草进行第一次消毒,到进雏鹅前一天再用百毒杀消毒液喷洒消毒.刚出壳的鹅温度是第一关。要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仔细的调节温度,3d内要保持在28~32℃之间,以后每周要下降2~3℃,要保持在25~28℃。

3、适宜温度应为:1-7日龄雏鹅要求舍温在28℃左右,随日龄增加每周降低2℃,但昼夜温差不宜超过2℃。养鹅对湿度的要求:当湿度超过80%时,伴随着不适宜的温度,雏鹅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4、小鹅最佳生长温度是28~32℃和25~28℃。养鹅散养又称为圈养方式,先将育雏舍清理干净,铺上垫草进行第一次消毒,到进雏鹅前一天再用百毒杀消毒液喷洒消毒.刚出壳的鹅温度是第一关。要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仔细的调节温度,3d内要保持在28~32℃之间,以后每周要下降2~3℃,要保持在25~28℃。

5、养鹅最主要的是要扎小鹅疫**,(没扎**的死亡率特别高)鹅的正常体温在38~40度左右。饲养管理 1.鹅舍的建设 鹅舍可分为育雏舍、肉鹅舍、肥育舍、种鹅舍,它们的具体建筑要求和条件也不一样。

6、保温与防湿。育雏室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更重要的是保温。一周龄小鹅的最适宜温度是25~28℃,二周龄小鹅为21~24℃。温度适宜时小鹅精神活泼,安静无声,温度偏低时小鹅拥挤扎堆,叫声低沉而长;温度过高时小鹅烦躁不安,叫声短促。

养鹅怎么预防高温和鹅怎么防病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