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丝虫病[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由鸟蛇[魔法部分类级别:XXXX 在远东和印度,人们都可以见到鸟蛇。]线虫[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发于雏鸭。我国有两种鸟蛇线虫,即**鸟蛇线虫和四川鸟蛇线虫,它们的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成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结缔组织中形成瘤样肿胀[肿胀本是两个概念,肿是肿,胀是胀。]。秋季发病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鸭丝虫病的症状,鸭丝虫病用药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鸭丝虫病的症状:

  

1、临床症状

鸭丝虫病的症状,鸭丝虫病用药方案!

  病鸭消瘦,颌下和腿部皮下有小指头至拇指头大的瘤样肿胀;颌下的较为明显,初柔软后变硬,悬垂颌下,肿胀逐渐增大,**腮、咽喉部及邻近的气管、食道、神经和血管等,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当寄生腿部皮下时,发育受阻;雏鸭多在症状出现后10~20d死亡。

  

2、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雏鸭的颌下和大腿部皮下等处瘤样肿胀,可检出虫体。

  

鸭丝虫病用药方案:

  

方案一

  0.2%-1%稀碘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1-3ml

  用法:一次注射入结节内。

  

方案二

  0.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溶液0.5ml

  用法:一次注射入结节内。

  

方案三

  5%氯化钠[氯化钠 (Sodium chloride),化学式NaCl,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溶液1-2ml

  用法:一次注射入结节内。

  

方案四

  **鸟蛇线虫取0.5%高锰酸钾液注入患部,将肿胀部注满为止,1次/d,连用1~2d;

  

方案五

  四川鸟蛇线虫取1%四咪唑直接注入病灶,颌下注0.2~0.5ml,腿部0.1~0.2ml。有的用伊维菌素注射液,雏鸭注射0.1ml/只,成鸭0.2~0.3ml/只,3d后重复1次;或芬苯哒唑粉按10~50mg/kg体重灌服,也有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鸭丝虫病的症状,鸭丝虫病用药方案!”全部内容!目前治疗该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四咪唑和伊维菌素等药物来进行控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