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综合征[综合征 zōng hé zhēng ㄗㄨㄙ ㄏㄜˊ ㄓㄥ syndrome 动植物疾病、功能失调、病态呈病灶或损伤的一组典型征候或症状。]是一种由多病因(小肠球虫[球虫(学名:Sphaerozoum fuscum)为球虫科球虫属的动物。]、**、细菌等)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和坏死的综合**症。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养鸡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该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是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而且经常被养殖户误以为是消化**或误诊为小肠球虫感染。由于肠毒综合征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有的养殖户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生长速度缓慢、料肉比增高,而且极易引起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
鸡肠毒综合征是什么?
发病原因
(1)小肠球虫感染。鸡群在20~40日龄时多发小肠球虫,主要是因为球虫在垫料和粪便中的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的严重感染。特别是艾美尔球虫的严重感染是导致该病危害加剧的重要原因。
(2)**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引起的传染病。]。许多**感染都能够成为肠毒综合征发生的诱因之一。如呼肠弧**引起的肠炎可损害肠道吸收功能。此外还有腺**和冠状**感染。
(3)细菌感染。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黏膜细胞内大量繁殖,耗费大量的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酸,使肠道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
(4)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大量丢失。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肠黏膜细胞迅速被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导致心脏兴奋过度增加,这也是肉鸡猝死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的原因。
(5)毒素的影响。外来毒素可能存在于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也可能存在于饮水及饲料的副产品成分中,如黄曲霉素。体内的毒素是指在发病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
(6)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重,而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
诊断方法
(1)流行病学。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冬季,以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多发于20~30日龄的肉鸡以及20~80日龄的蛋鸡,30日龄高发,肉鸡发生频率较高。饲养密度和湿度过大、通风**、卫生条件差的鸡群多发,症状也较严重,治疗效果较差。饲喂优质饲料发生该病的机会大、症状也较严重。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鸡群无明显的症状,个别鸡出现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中大部分鸡只开始腹泻,有的水泻,粪便变得稀薄,颜色呈西红柿样,或呈浅**。持续2~3天后鸡群的采食量明显下降,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鸡只发育不齐、软脚、嗜睡,个别鸡只后期出现尖叫、乱窜、突然倒地、伸颈张口、双脚向后伸直、腹部着地等症状,呈“腹痛式”瘫痪死亡。
(3)剖检变化。十二指肠肿胀,肠壁增厚,用手触摸时感觉肠壁非常硬,肠管内无饲料,肠黏膜大量脱落,个别肠段有泡沫物质和西红柿样粪便,肠壁外翻,肠黏膜粗糙,并有脓性分泌物,胆囊变小呈淡**。
鸡肠毒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实行严格的管理及消毒制度,减少应激因素,如高温、寒冷、密度过大、通风**、突然换料等。水槽、料槽要定期清洗、消毒,饲料做好防潮、防霉措施。生长前期要降低饲料蛋白,使用无霉变、营养平衡的饲料。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卫生,避免潮湿,防止大肠杆菌与球虫病的发生,定期驱虫。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名词解释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滥用抗生素),正常菌群中各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发生较大的变化。]。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电解质,增强鸡群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治疗方法
(1)排毒或中和内外毒素,防止病禽字体中毒、加剧伤亡。
(2)止泻、消炎,对症治疗。对因对症治疗,合理投药。
(3)提高禽自身抵抗力。降低饲料蛋白,使用无霉变、营养平衡的饲料,经常性添加微生态制剂,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并且养殖者要及时隔离病鸡,淘汰残鸡,清除垫料,彻底消毒。鸡群可用电解**饮水、黄芪多糖等抗**药拌料,同时饲料中加入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防止机体代谢紊乱和**感染,以增强抵抗力。另外要交替使用马杜拉霉素、盐霉素、氨丙啉和地克球利等抗球虫药,以防产生耐药性。
以上就是“鸡肠毒综合征是什么?怎么防治鸡肠毒综合征?”了,养殖者平时应多注意鸡应激,加强饲养管理,排除诱因,改善水质,注意通风,创造良好饲养环境。并且要及时补充营养,杜绝乱饮消毒水。注意**的应用,减少口服免疫的次数。定期消毒,降低饲养密度和潮湿度;防止球虫暴发,防止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