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鸡群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曾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的苗峰期产蛋率应在92%一96%左右,维寺一定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生产实践,常常会遇到产蛋鸡萍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除了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外,更宦要的是产蛋率突然下降常常是某种毫病(尤其是传染病)在鸡群中传播勺先期症状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将会造成较大甚至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小编为大家介绍蛋鸡产蛋率下降怎么办,冬季怎样提高蛋鸡产蛋率。
蛋鸡产蛋率下降怎么办
一、环境应激及防治措施
常见的环境应激。持续高温(超过30℃)或低温(5℃以下),天气闷热,鸡舍湿度过高。机体难以适应而造成产蛋下降。
鸡舍通风**。使得舍内氨气浓度过大。**损伤呼吸道粘膜造成应激。造成产蛋下降。饮水不足。水是鸡蛋重要组成成分和保证鸡体生命不可却少的物质基础,突然断水或较长时间饮水供应不足,均可造成产蛋率下降。
免疫接种。即所谓免疫应激。在免疫接种后,有的出现精神不振、食欲短缺,有的可出现产蛋率下降。光照。光照能**性腺激素分泌。所以对产蛋鸡产蛋性能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产蛋期光照时间一般采用16h,光照强度10—20lx。如果光照不足或太强均会造成产蛋下降。其他因素。强烈声响、惊吓、扑捉、突然停电熄灯、操作程序发生较大变化等因素造成应激综合症。亦可导致产蛋率突然下降。
总之,因各种环境因素的应激所致产蛋率突然下降时,剖检资料表明。母鸡的卵巢、输卵管[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及其他内脏**无明显变化。
防治措施
注意夏季防暑降温(如安装排风扇、湿帘系统等),饲喂抗热应激添加剂(如电解**、热益舒、小苏打等)和冬季防寒保温;加强舍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新鲜;根据当地日照长短。
适当补充人工光照以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供给充足、清洁饮水。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因惊吓等造成的应激;产蛋鸡的免疫接种应在接种时间、**种类、接种途径等方面多加注意,以减少应急。
二、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因素
突然更换不同厂家的饲料、日粮中饲料组成成分突然改变或饲料发霉变质均可引起产蛋下降。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无明显变化。防治措施。在产蛋期不要轻易更换饲料和改变饲料组成成分。若需要更换饲料应逐渐过渡进行。饲料应存放在通风、*凉、干燥的地方。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三、药物的**反应
某些药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如磺胺类药物、金霉素、丙硫苯眯唑等药物用于产蛋鸡群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下降。有资料表明。用磺胺二甲嘧啶3—5d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0%。20%。而用金霉素拌料饲喂5d,产蛋率下降20%一30%,用丙硫苯咪唑(30m班g体重)进行驱虫后,产蛋率可下降30%左右。
防治措施。防治疾病时。应注意对产蛋鸡群合理用药,尽量避开对产蛋率影响大的药物。选用安全、有效对产蛋率无影响或影响轻微的药物。
四、疾病因素
多种疾病可致鸡群产蛋率下降,但在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上又各有其特点和不同之处。
1、由新城疫(ND)**引起
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殊的“呜一呜”声,嗉囊积水积气,拉绿色粪便,特殊的神经症状(扭头、歪颈、转圈等)和腺胃出血、肠道出血、溃疡。卵泡严重出血或卵子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防治措施:一旦发病尽快用属于IJaSota系的一些毒株**(N79、C10ne一30、V4、IJaSota等)34倍量紧急免疫接种可减少死亡。必要时用抗ND高免血清、鸡干扰素或卵黄抗体肌注也能控制本病发展,待疫情稳定后再用**接种。
2、低致病性禽流感(AI)
低致病性禽流感引起的产蛋率下段。尚无药物治疗,但有人利用金丝桃素进行治疗。
3、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m)
由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产蛋鸡群发生本病时。常先有突然发生、迅速传播至大部分鸡出现的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气、呼吸l罗音等),约一周后上述症状减轻。但随之出现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降20%~50%),且可维持24周左右,蛋壳褪色变浅、畸形蛋、沙壳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母鸡很少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做好**防疫工作是有效的防治手段。对于发病鸡群可选用中西药物(双黄毒)结合抗**药物和对症疗法进行治疗。
4、传染性喉气管曼(ILT)
由传染性喉气管炎**引起。产蛋鸡群发生ILT时。除产蛋率下降10%一60%(多为20%一30%左右),可持续4,8周左右外。突出的症状是病鸡有特殊的伸颈张口吸气姿势,强烈的咳嗽至咳出带血的痰或血凝块(丝)。急**程5—10d,死亡率达10%一30%左右。剖检时可见喉头、气管有出血、溃疡或干酪样物。
防治措施:做好**防疫工作是有效的防治手段。对于发病鸡群可选用中西药物结合抗**和对症疗法进行治疗。
5、传染性鼻炎(IC)
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发病率较高。传播较快。病鸡颜面部及眼睑明显肿胀。有时可见肉髯和下颌肿胀。流鼻液、甩头。鼻孔周围有鼻液痂痕。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若无并发症一般不发生死亡或很少死亡。剖检时可见鼻腔、眶下窦有脓性或干酪样物: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均无病变。
防治措施:已有**用于本病预防。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紊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应注意用够时间和疗程(一般不少于7d),否则可能复发。
6、减蛋综合症(EDS一76)
由腺**(减蛋综合症**)引起。本病多见于刚产蛋或刚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青年母鸡群:母鸡无任何临床症状:产蛋率突然下降lO%撕不等。若在产蛋高峰期之前发生本病则无产蛋高峰期出现。产蛋下降可持续4—12周左右。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增加。蛋壳色泽变浅。剖检时可见卵巢、输卵管萎缩、变小或有输卵管炎;其他内脏**均无病变。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药物治疗。开产前(1lO一120日龄)用灭活**免疫接种对预防本病有良好效果。
7、鸡痘(PoX)
由禽痘**引起。产蛋鸡群发生鸡痘时产蛋率下降10%撕不等。并可持续4~8周左右。但一般无畸形蛋、软壳蛋增多或蛋壳褪色变浅的情况。
鸡群的食欲、精神、粪便基本正常。皮肤型鸡痘在鸡冠、肉髯等处有特征性丘疹样结节——痘庖。一般不引起死亡:黏膜型则在口腔、咽喉有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附着。呼吸时有“嘎嘎”声。严重时可因假膜脱落堵塞气管而窒息死亡。剖检时皮肤型可见局部痘庖;黏膜型除可见口腔、咽喉的黄白色假膜外。有的在气管粘膜亦可见痘斑。其他内脏**均无病变。
防治措施:尚无药物治疗。已有**剌种用于本病预防。**灵、**唑以及中药“鸡痘散”等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8、大肠杆茵病(E.C01)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产蛋鸡主要表现为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鸡群产蛋率下降,畸形蛋、沙壳蛋增多。病鸡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剖检时可见卵泡严重充血、变形和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污**于酪样物,甚至**之间广泛粘连:输卵管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或畸形蛋。
防治措施: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对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但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好先做药敏试验。再选用高敏药物使用。改善饲养、卫生状况和用与当地流行血清型一致的灭活苗免疫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两个重要方面。
9、弯杆茵性肝炎(CH)
由空肠弯杆菌引起。多见于青年产蛋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达25%一35%,可持续l至数周;蛋外观无异常;个别鸡突然死亡。死亡率2%。5%左右。剖检时见肝脏肿大,有特征性星状或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被膜下常有出血,甚至肝破裂出血,以致腹腔中有血凝块。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无病变。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预防。治疗时,可选用氟苯尼考、氟哌酸、庆大霉素、金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好进行药敏试验后确定用药。
10、马立克氏痛(MD)
由马立克氏病**引起。产蛋鸡群发生MD时较多见伸颈型和内脏型。而皮肤型和跟型较少见。多在90一160日龄发生,180日龄以后发病的情况也有发生。一旦发病。病鸡基本停止产蛋。神经型病鸡肢体麻痹。呈现特殊的“劈叉”姿势:内脏型病鸡则呈贫血状、极度消瘦、病程较长。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100%。剖检时。神经型可见患侧坐骨神经、腰荐有肿大;内脏型则在卵巢、肝、脾、心脏、腺胃、肺等处形成肿瘤,尤其肝、脾、肾因肿瘤组织增生致使**明显肿大可达数倍。防治措施:1日龄做好相应类型的马立克氏病**防疫工作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对于发病鸡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淘汰病鸡。
11、禽脑脊髓炎(AE)
由禽脑脊髓炎**引起,主要侵害幼龄鸡(多见于1一2周龄)。以共济失调和全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产蛋鸡感染可出现暂时性产量下降(产蛋率下降5%一10%左右。持续1一2周后可恢复原产量水平。但采食量、粪便、呼吸等基本正常,亦无神经症状,蛋壳色泽无异常。一般无死亡;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无异常。
防治措施: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用于防止继发感染,现已有**用于本病预防。12日龄用冻干苗。开产前用油*灭活苗免疫接种可取的防治效果。
12、白冠病
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国内发现的有卡氏和沙氏两种住白细胞虫。本病季节性明显,气温20℃以上时,是本病媒介库蜢和带蚋活动繁殖猖獗的时期,也是本病发病严重的季节。产蛋鸡群发病后。产蛋率下降10%舶不等;病鸡鸡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一5%。剖检时可见胸肌、腿肌、肠系膜、腹腔浆膜、胰脏等处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褐色点状结节(巨型裂殖体),有的肾脏严重出血导致腹腔内积有血凝块。
防治措施:预防和治疗均可用磺胺类药物和中药白头翁散等。
13、脂肪肝综舍症(FLS)
因蛋鸡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点是鸡群外观体况良好,吃料正常甚至增加,呼吸、粪便亦无异常。体重普遍超标或过度肥胖。产蛋率明显下降。从80%一85%突然下降到40%一55%左右。有的突然死亡,且多为体况良好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剖检时可见鸡体内有多量脂肪沉积;肝肿大,**,易破碎如泥而有油腻感;有的肝脏破裂出血。在腹腔内形成血凝块。
防治措施:日粮中适量添加氯化胆碱、VE和肌醇;调整日粮配方;降低能量摄入和适当限饲。
14、输卵管囊肿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据报道,大肠杆菌病、衣原体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遗症、激素分泌紊乱等均可引起本病;多见于初产鸡群。一旦发生本病。产蛋率明显下降(10%一30%)或不出现产蛋高峰期。鸡群食欲、精神、呼吸、粪便等均无异常。病鸡产蛋停止。腹部膨大下垂,触之柔软有波动感。剖检时可见输卵管壁薄如纸。因大量积液呈透明水囊状。积液可达400—500ml以上。
防治措施:淘汰病鸡:饲料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
15、产蛋疲劳症
多见于笼养鸡群。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高产母鸡。因饲料中缺钙和Vm以及钙磷比例不当所致。鸡的精神、吃料量、呼吸、粪便等均基本正常,一般无死亡。但出现蛋重减少,产蛋下降。薄壳蛋、破损蛋增多,而蛋壳色泽、蛋清品质未见异常。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无异常。
防治措施:注意日粮中含钙量、钙磷比例及水平,适当添加电解**、中药激蛋散等,可使鸡群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促进排卵,增加产蛋。
冬季怎样提高蛋鸡产蛋率
1加强防寒保温
蛋鸡产蛋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3℃,低于7℃,产蛋率将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将增加;低于0℃时,产蛋量将显著减少;低于~9℃时,则产蛋停止。因此,寒冬要想使蛋鸡高产,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温。秋末冬初寒流未到来之前,要及时修缮鸡舍。鸡舍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使鸡早晨不畏寒缩脖、羽毛不蓬乱,能自由活动觅食。运动场上要搭起高1.5~1.8米的塑料大棚。地面要铺一层20~30厘米厚的清洁干燥垫料,并每隔3~5天翻动1次。养鸡户也可根据所在地区和条件选用以下保温措施:
1.)夜晚在门口和窗口挂上草帘或棉毯。
2.)在屋顶加一个夹层或设置天花板,阻隔冷空气直接进入舍内。
3.)在距地面2米左右处设置顶棚,并在顶棚上铺厚草帘或塑料布。
4.在鸡舍内悬挂电褥子或安装电热板增温。
5.)在鸡舍内设置带烟筒的大火炉或安装暖气管。
6.)有运动场的鸡舍,在运动场建一个南低北高的塑料斜面大棚,使鸡舍与运动场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
7.)在鸡舍地(架)面铺上干净、柔软的垫草,确保鸡腹部不受寒。
8.)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防冷风进入舍内。
9.)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地面平养为每平方米6~8只,三层笼养为每平方米18~24只。
10.)在鸡舍周围设置风障墙,防止寒风侵袭。
11.)舍内温度过低时,整个鸡舍要盖上尼龙薄膜或双层塑料布,但注意适当留些通风透气孔,以免蛋鸡窒息而死。
12.)在干燥、背风、暖和的向阳处建塑料暖棚。建造时先砌1米高的围墙,墙上用竹竿、钢管等做成弓形架或人字形架,架上覆盖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夜间棚顶要加盖草帘保温。
2减少应激因素
蛋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可能引起应激反应,如抓鸡、注射、断喙、突然换料、停水、改变光照制度、新奇颜色和飞鸟窜人,都会引起鸡群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所以要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要穿固定颜色的工作服,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预防应激反应的发生。应激发生时少用或谨慎用药。
3人工补充光照增加产蛋率
光照能促进蛋鸡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使产蛋活动旺盛。所以,蛋鸡每天需要有16小时的光照,不足16小时,产蛋量将会减少。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光照不足,容易出现产蛋率下降,所以冬天要人工补充光照,**蛋鸡多产蛋。简单的是利用白炽电灯,以每15~20平方米的地面用1盏40瓦的灯泡或每10平方米左右装1盏25~40瓦灯泡为宜,灯泡离地面约1.8米,平均光照强度为3~5勒克斯。可在早晨5点开灯,日出后关灯,晚上天黑前开灯,9点关灯,使每天光照时间达14~16小时。要做到准时开灯和关灯,不能忽早忽晚或间断。光照时间不能过长,过长容易引起鸡体疲劳。饲槽和饮水器要安装在灯泡下面。开灯后要及时添加饲料和饮水,不能缺料或缺水。
4调整日粮营养
4.1冬季天气寒冷,鸡要多消耗能量抵御寒冷。为了保持蛋鸡的高产性能,在配制饲料时,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比例,以维持母鸡的体温和产蛋的需求。常用的能量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稻谷等,可占日粮总量的65%以上,豆粕20%左右、鱼粉7%~9%、贝壳粉6%~6.5%、骨粉1%、食盐0.4%、**素0.02%、蛋氨酸0.1%,并适当喂点红萝卜、辣椒粉等。
4.2冬季气温低,规模养鸡场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高产、稳产,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增加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含量,增加VA、VD的用量,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保证冬季蛋鸡每千克饲料中含代谢能12兆焦耳、粗蛋白质18%、钙0.36%~0.38%、磷0.6%。自配料配方可参照以下比例:玉米62%、豆饼12.1%、麦麸13%、鱼粉4%、骨粉1%、贝壳粉7%、食盐0.3%、生长素0.5%、蛋氨酸0.1%。此外,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禽用**素10克,并在饲料中加些矿砂,以提高鸡的消化能力。
4.3冬季鸡群逐渐进入休产期,鸡为了安全越冬,身上的羽毛不断增厚,根据这种自然规律和鸡群的实际情况,应对饲料进行科学的调整。
4.3.1减精增粗。冬季是蛋鸡的休产期,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大减少,只需要少部分营养物质供给本身的消耗,没有必要再继续供给产蛋高峰期的饲料。调整饲料的原则是“减精增粗”,可减少玉米、高粱、瓜干、鱼粉、豆饼等精饲料,增加糠麸、地瓜秧面、玉米芯面等粗饲料,并喂给部分蔬菜帮叶(如白菜叶、芹菜叶等)和胡萝卜等青绿块茎多汁饲料。大体比例掌握在精料15%、粗料75%、青料10%。
4.3.2保持营养全面。为保证蛋鸡羽毛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饲料的营养成分必须全面。在以精饲料为主的日粮中,注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因为羽毛的生成和鸡生理代谢主要靠这些营养物质。特别是网养、圈养、笼养的蛋鸡,因受场地的限制,觅食不到这些营养成分,如不添加容易影响羽毛生长和鸡的健康。另外,在补充这些添加剂时,要注意硫磺、石膏和保羽灵的供给,每只每天添加量分别为2克、3克、1克。
5增加饲喂次数可以增加产蛋率
冬季产蛋鸡好白天喂干粉料,晚上喂颗粒料,并于每次喂食后清理饲槽。白天可喂3~4次,晚上10点补喂1次颗粒料,如粉碎的玉米、小麦、稻谷等,大型母鸡每只喂30~50克,以增进蛋鸡对能量的摄入和提高御寒能力。在饲料中,还应适量添加蚯蚓粉、羽毛粉或豆饼,以及骨粉、贝壳粉、维生素D等,以提高能量水平,使日粮的能量达到每千克2900~3000千卡,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7%,必要时还应补充蛋氨酸。饲喂湿料的,应改为日喂3次,可在早、晚喂干料,中午喂湿料,防止鸡吃冰冻的剩料,影响产蛋率。此外,冬季要对蛋鸡供足温水。每当室外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改饮温水,避免鸡饮冰冻水或雪水,减少鸡体内热量和营养的消耗,促使母鸡多产蛋。此外,每周还要饮1次1%~5%的高锰酸钾溶液。
6饲喂添加剂
冬季在蛋鸡饲料中补充一些添加剂可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御寒能力,减少饲料损耗。
6.1红辣椒粉: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2%,产蛋量可提高8%,并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御寒抗病能力。
6.2胡萝卜: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0%~20%,可提高产蛋率3%~5%,且能延长产蛋期,提高蛋鸡抗病能力。
6.3蒜苗:在蛋鸡饲料中加入4%左右切碎的蒜苗,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并能增强食欲,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6.4沸石粉:在蛋鸡饲料中添加1%~3%,可提高产蛋率,降低饲料消耗。
6.5羽毛粉:在蛋鸡饲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产蛋率能明显提高。
6.6蜂蜜:每只鸡每天喂服1克蜂蜜,加水稀释,分早晚两次拌料饲喂,可提高产蛋率。
6.7干酵母:在蛋鸡饲料中加入2%~4%,可提高产蛋率,降低发病率。
7淘汰低产鸡
为了保证鸡群健康和较高的产蛋率,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应将停产鸡、低产鸡、弱鸡、伤残鸡、有严重恶癖的鸡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身体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确保鸡群有较高的整齐度,从而降低料蛋比,提高产蛋率,降低饲养成本。
8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冬季由于鸡舍封闭严密,饲养密度高,鸡呼吸量大,排泄物多,空气潮湿,氮气、硫化氢、二**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增多,容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冬季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8.1对鸡舍内的垫料,要勤打扫、勤消毒,每周1次以上,防止病原微生物孳生。笼养鸡应勤清除粪便,也可用艾叶、大青叶、苍术、大蒜秸秆各等份,用量适中,放入舍内熏蒸,除去舍内异味,净化空气。每10天熏蒸1次。
8.2经常检查饮水器、水槽是否漏水。喂水时水槽不要过满,加强对供水设备的维护,有助于降低湿度和废气量;在气温高的中午,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和透光。在舍内放置石灰吸潮,每周每平方米地面撤400克过磷酸钙,以消除舍内的氨气,使鸡舍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55%。
8.3平养鸡舍用厚垫料,以利于保温。垫料用草木灰和煤渣混合效果好,具有吸湿、除异味功效。要经常添加、翻晒垫料,保持垫料干燥。
8.4严寒天气,应在中午较暖和时开门窗、换气窗或塑料薄膜通风换气。晴天一般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进行通风,每次开窗10~30分钟,即使在*天、雪天也要适当通风,切不可为了保温而长期紧闭门窗。必要时可利用换气扇进行纵向通风。
9做好消毒工作
冬季蛋鸡容易发生禽霍乱、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做好消毒工作特别重要。要定期搞好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消毒工作。消毒剂要选用广谱、、无副作用且黏附性大的药物,如百毒杀、戊二醛等。要选择三种以上不同成分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消,毒液用量以每平方米喷洒150克为佳,好带鸡喷雾消毒。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1次。如果鸡发生传染病、舍内温度较低或尘埃较多时,每周可消毒2~3次,药物浓度也应降低30%~50%。
10定期免疫
10.1用新城疫I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或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卵黄抗体注射液肌注,每只肌注0.5~1.5毫升,也可用**30~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苗饮水免疫。
10.2每隔2个月对鸡群用新城疫Ⅳ系苗饮水免疫1次。
10.3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泰乐菌素或恩诺沙星,防治鸡支原体病。
10.4每隔1周左右在饲料中加入广谱抗菌药物,如土霉素等,连喂3~5天,每天每只鸡喂1片,增强鸡体抗病能力。
10.5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左旋咪唑、虫克星等药物,预防寄生虫病。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鸡群,及时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妥善处理病死鸡。留意周边地区疫病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蛋鸡产蛋率下降怎么办,怎样提高蛋鸡产蛋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冬季寒冷,光照时间短,蛋鸡产蛋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冬季鸡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要想在冬季发挥蛋鸡生产性能,达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管理,要注重饲料质量,避免饲料单一。杜绝饲养各种鸡都用一种饲料,切不可鸡猪饲料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