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叨料,就是肉鸡将料叼出来扔在**,或者挑着吃料,用爪子乱掏等情况,总之就是似乎鸡对料“兴趣不大”。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往往轻重有所不同,秋冬之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颇为显着,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肉鸡叨料原因及解决思路
近期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叨料,日龄多在19-32日龄左右,也有一部分是10日龄之前。肉鸡无拉稀、过料等情况,肉鸡鸡群情况良好,所谓良好,大体情况为70%鸡在休息,10%鸡在活动,20%左右的鸡在吃食,且每天的总采食量和标准出入小于10%,一个料槽一昼夜叨出的料高可达半斤以上;此外一旦发生叨料,更换不同的品牌,不同粒型的都未能得到改善;靠近加热管道或靠近鸡舍边的两排更严重,中间并排两路料槽偏轻;每天早晨2-3小时叨料严重,之后逐渐平稳,夜间叨料症状较轻。可能引起此种情况的原因基本可以分三类,类,饲料问题,具体一点,至少50%养殖户普遍认为是新玉米问题;很大一部分兽医普遍认为是霉菌毒素问题;其余的人则认为问题可能在颗粒大小或“适口性”。第二类,气候问题,具体来说,气候变冷之后带来了保温和通风的矛盾,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鸡舍内的气压有变化影响了肉鸡某些生理性能的变化,简单一点就季节更替带来的应激;第三类,疾病问题,不用说,肠炎、腺胃炎是主要方面,此外有人提出**性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的早期也可以引起叨料。究竟是哪一种因素的可能较大还需要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分析饲料,每年的10-12月份,各饲料公司的肉鸡用料效果相比于平时都会有一定的折扣,而此时刚好新玉米上市,那么也就不奇怪养殖户质疑饲料中新玉米的使用了,问题是新玉米对肉鸡叨料到底有多大影响,肉鸡口腔没有味蕾,对味觉基本可以忽略。那么新玉米的消化率[消化率是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会不会影响叨料,这个较难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玉米的消化率要差一些,一般新玉米晾晒后大约需要1.5个月之后存放后,其中的抗性淀粉才能完全转化。通过学习一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新玉米的消化率大约是老玉米[《老玉米》是由臧天朔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收录在臧天朔2000年发行的专辑《捧出自己》中。]的90%左右,同时可能造成消化**,采食上升或下降,更严重就是过料和叨料。至于霉菌毒素,现在已经被越来越重视,然而重视的同时似乎有点过于紧张,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兽医曾经对原料和成品进行了霉菌毒素的检测,结论往往多倾向于推论,为什么这样说,当年的玉米经过晾晒后的霉菌毒素都会超标,那么经过陈放后的老玉米岂不是更严重?可能有人会提出新玉米水分高,但是不要忘了,霉菌繁殖条件不于水分,还有温度和湿度。假使霉菌毒素含量高导致肉鸡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受损,是不是还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病理变化?在此,可能又会有人提出,或许霉菌毒素的量还不至于产生消化道损伤,事实上霉菌毒素多喂累积产生作用,不在于某一次的量,而是长期的摄入量,现在叨料可以发生在任何日龄,给判断带来了难度。至于适口性,曾经比较过9日龄的小鸡叨料,结果小鸡料往外叨,中鸡料反而不叨,按理说,小鸡料明显原料组成优于中鸡料,为什么还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呢?至于饲料颗粒,破碎料对颗粒似乎没有明显的改善,那么有没有是这样的情况,肉鸡一旦叨料就形成这样的“恶习”。
其次,气候说法,为什么说气候?那是因为气候会决定管理工作重点,秋冬之际,气温逐渐下降,黑夜和白天的温差比较大。或许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具有片面性,因为拜访过的很多肉鸡叨料户并不是新手,而是一些颇有养殖年限的老养户。见面的句话,往往就是养户自我介绍一些自己长期积累经验。春夏的温度多是自然温度多,白天自然通风,肉鸡生长出于一个相对比较自然的一个状态。而现在则需要人工控制温度,日夜加温,鸡舍环境相对封闭,当然勤劳的养户及时处理卫生,鸡舍内的环境总体良好,鸡群也比较健康。一些养户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温度高一些,鸡群就安全一些,于是有的10天的雏鸡温度依然33度以上。至于湿度,不好意思,没判断出来。其次,这样的人工环境会不会生长上也会逊一些呢?由于冬季鸡舍内空气流通慢,网养鸡舍上下的气压有没有区别,会不会引起中兽医上所说的“燥”?
疾病原因能够导致肉鸡叨料是人人共知,常见的是肠炎,因为发生肠炎一是影响消化能力,消化速率减慢;二是消化道受损引起肉鸡机体不适,食欲下降,总之就是吃的少了。吃得少了,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挑料、刨料、扔料等现象。所谓肠炎是一种症状,范围很广,有细菌性肠炎、**性肠炎、毒菌性肠炎等,肠炎不同阶段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至于所谓的“肠毒综合征”不过肠炎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另一大类就是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中后期往往都是呼吸障碍,进入机体内的氧气不足,机体活动受到限制,大脑是耗氧的主要**,因此意识能力减弱,表现瞌睡、呆立不动,由于目前很多呼吸道都是**和细菌混感,鸡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随时可以溢出导致扒料、甩料都现象。至于现在有人提出的**性呼吸道早期,无明显的分泌物,主要表现呼吸道不舒服,也是有可能的。
解决肉鸡叨料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不想吃是主动的,吃不下是**的,也许都有“**”的意味,但大部分不想吃都有疾病原因,解决重点在治病;吃不下,可能是颗粒较大或者料的气味**,此外管理方面也要注意。所以解决叨料,首先要看鸡群吃饱了没有,吃饱的情况下还要看是否有病,然后再分析病因。根据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些情况,目前通过控光——减少灯泡、遮挡鸡舍两边的薄膜;合理控温,不要一味高温运作;针对一部分有腹泻症状、呼吸道症状的鸡采取中西结合先;告诉养户料槽上料时不要上太多,多上一半;通过以上措施,经过数天,有一部分养户情况有好转,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