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的技术
1、养鹅的技术从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鹅场选址、品种的选择等方面着手,养鹅的方法有分群箱育法。养鹅的技术 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在种类这方面,应选用块头大、生长快、耐粗饲品种,如白鹅和灰鹅。那样养出来的鹅肥又大。
2、需要根据雏鹅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调整养殖密度,0-7日龄的时候,养殖密度以在25只/平方米为宜,在8-21日龄的时候,养殖密度以在13-15只为宜,此时以在10只/平方米为宜,不过具体的养殖密度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鹅适宜在什么地方生长
鹅适宜生长在地势平坦、安静、可以大量的觅食天然的植物性饲料的地方,鹅是喜水动物,养殖鹅的时候,需将鹅舍建立在有良好水源的环境中。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养殖鹅的时候,可以适当放牧,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还可以促进鹅的生长发育及育肥。
天鹅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①有水源,鹅场(舍)附近要靠近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沼、池塘或沟溪等,如无自然水源也可建造人工水池,以供鹅在水中活动和配种。以流动水源为好,水深1~2米为宜。如水深过浅,在炎夏烈日照射后水温高,各种鹅都不愿在水中活动,从而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配种。
养鹅需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养才长得快!
1、少量勤添,让鹅吃饱,日夜供足饮水。(3)及时对鹅舍进行清洁,保持舍内干净卫生,同时定期对饲养器具、饮水器具进行消毒。养鹅注意事项 养鹅过程中主要注意做好小鹅瘟、禽霍乱、鹅流行**冒、鹅白痢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2、雏鹅在1-3日龄吃料较少,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喂料的次数和数量也相应增加。4-10日龄,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喂2—3次,每天喂青饲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米饭粒。如喂混合饲料,日粮配合比例为青料60-70%,配合饲料30%-40%。
3、及早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食欲,促进胎粪排除,宜饮清洁的冷水,忌饮冷开水、污水。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电解**,这对提高鹅苗成活率有很大帮助。适时开食,防止能量和养分供应相脱节,开食饲料中必须有青饲料。
4、不注重消毒 在农村一些养鹅户非常不注重环境卫生,尤其在鹅生活区域离我们平常生活的地方也比较近,特别是一些农作物的肥料,以及动物的粪便,都是不固定去清理的,也很少去进行一些洗刷的工作。这样就非常容易感染上一些疾病。
5、若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还可以在地上铺一些稻草增加热量,以让鹅舍变得暖和。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鹅进行分批饲养,比如说雏鹅跟雏鹅待在一起,成年鹅跟成年鹅待在一起,公鹅或者母鹅也要分开饲养。
6、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肉鹅舍:肉鹅生长快、体质健壮、抵抗力强,饲养比较粗放,所建造肉鹅舍只要上面遮雨,东西北可以挡风,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区要注意防寒。
0到7天的小鹅怎么养
1、到7天的小鹅养殖注意保温防湿、饮水方法、饲料管理、防治疾病、打**。保温防湿:刚出生的小鹅绒毛比较稀少,需要将其放在温暖的室内,最佳的温度为25-28摄氏度,并且要在地面铺放干燥的稻草,以免小鹅身体过凉,引起感冒或腹泻。
2、使用阿莫西林拌料或饮水服用,每次的用量为每kg体重0.1-0.15g,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2-3天。(2)使用磺胺类药物拌料或饮水服用,每次的用量为每kg体重0.2-0.3g,每天使用2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需要口服,第一次每只鹅口服0.25g,以后每隔4小时服用0.125g,连续服用3-4天。
3、在养殖0至7日龄的小鹅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温与防湿:** 小鹅出生时绒毛尚未充分发育,因此需要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理想温度为25至28摄氏度。同时,应在地面铺设干燥的稻草,以保持小鹅身体的干燥,防止感冒或腹泻。饮水方法:** 小鹅在进食前必须先饮水,以促进消化。
4、小鹅出壳1-7天,应该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因为小鹅刚出壳的时候,它的绒毛是非常稀疏而短的,所以对它自身的保温效果并不强,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不能让它们生病感冒。等到第7-12天的时候,可以将温度下调到25-30度,等到第16天之后,就可以让它们在正常的室温生活了。
5、保温防湿:选择一个通风透光、温暖干燥的场所。饮水方法:初次给小鹅喂水时,要把鹅嘴压入水盆。饲料管理:每天喂2-3次食,保证小鹅7-8成饱。防治疾病:食物和水要干净,并且要对小鹅的食具进行消毒。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出壳的小鹅养在哪里好养和出壳的小鹅养在哪里好养呢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